近年来,我市公交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2008年底,市区营运公交车辆2791辆,营运线路216条,线路总长4750公里,日均发班1. 2万班次,日均行驶里程58万公里。市区每天有138万人利用公共交通方式出行,公交卡日均刷卡33万人次,其中优惠、免费人群刷卡20万人次。公交场站面积达35万平方米,公交专用道达21公里。公交发展量态扩张趋势十分明显,长期存在的公交供给不足矛盾得到初步缓解。然而,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机动车保有量的激增和其他运输工具的快速增长,也使得现有基础设施供给能力难以满足巨大的交通需求,每年新增的公交运力被道路通行效率下降所抵消,车辆运行不准时,侯车时间背离乘客期望,严重制约了公交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智能公交系统就是在线网分配、营运调度等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提下,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将现代通信、信息、电子、控制、计算机、网络、GPS、GIS等高新科技集成应用于公交系统,并通过建立智能化调度系统、行业管理系统、信息服务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等,实现公交调度、运营、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和智能化,为出行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公共交通服务。该系统对于挖掘现有公交设施的潜力,提高公交运营系统的安全性,降低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具有无所比拟的优势,因此成为人们解决交通问题最关注的焦点。
智能公交系统主要包括:车载设备管理系统、企业营运系统、行业管理系统、数据分析系统和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五个功能子系统,相对应的功能:一是公交营运车辆动态数据的采集、监控和查询。二是行业统计分析和考核管理功能。三是企业实时调度和管理功能。四是公众出行信息发布功能。五是辅助决策支持功能。
截至2008年底,苏州市区已完成所有现役公交车车载设备的安装,完成数据交换中心的建设,完成公交站台数据、公交线网数据的采集和编制工作。目前已能够收集到所有车辆的位置数据,能够实现五大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完成了企业管理系统和行业管理系统的建设,企业调度、行业管理系统已投入运行。4月1日起我市智能公交系统将投入试运行。届时电子站牌系统将对途经站台的所有线路发布车辆到站信息。网站和交通服务热线将同步发布公交到站信息,今后还可为市民提供公交出行信息查询。另外,与移动通讯商联合开发的“掌上公交”系统将提供手机查询公交到站信息和短信订阅公交到站信息等服务。
由于智能公交系统必须在保证各类数据采集完整、实时、准确的基础上才能正式投入运行,而系统数据产生和采集不仅取决系统的稳定性,还受到车载设备、驾驶员、调度人员操作习惯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需要有一个熟悉和适应的过程,为此,交通部门将通过试运行进一步磨合、优化解决好系统使用和管理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系统在7月1日前正式投入运行。
转自客管处网站![](static/image/smiley/default/1.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