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0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哈尔滨推动公交首末站建设 打造公交专用快速廊道(zhuan)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6-27 08: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北网6月26日讯(记者 张隽珊 印蕾)26日,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召开联组会议,进行解决城区道路交通拥堵专题询问,回应市民关切。
  会上,七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一位人大代表针对提升交通组织水平、解决停车难、路网规划建设、发展智能交通、慢性系统建设、公交优先发展、治理占道经营等方面,对市政府相关工作进行了询问。
  建公交首末枢纽站解决公交车辆“睡马路”问题
  哈尔滨市人大代表李靖其指出,目前哈尔滨市的公共交通情况存在一些交通路网布局不合理、密度分布不均匀等问题,他关注的是政府将出台哪些政策措施,优先支持公共交通的发展。
  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庆回答,交通运输部门将推进中心城区和二环内重要节点地区必备的公交首末站、枢纽站建设。重点推动香滨路综合枢纽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和谐大街公交首末站建设,新建九站街公交停车场,推动铁路街公交首末站的建设。同时配建新能源车辆充电设施,解决公交车辆“睡马路”和充电不便的问题。
  长江路等建公交优先廊道公交电子站牌实时提供运行信息
  在现有117公里公交专用道基础上,重点推动14条公共交通走廊公交专用道施划建设,强化公交专用道专用性和连续性,确保年底公交专用道总量达到200公里。加快推进新阳路、南直路、长江路18公里公交优先廊道建设,并选取1-2条道路施划公交专用道。推动公交“信号优先”,设置监控抓拍系统,加大占用公交专用道查处力度,增加公交车发车频次,先行试点打造公交专用快速廊道。
  在发展智能公交方面,推进150处公交电子站牌建设,为乘客提供公交车实时运行信息。

2018-06-26 16:01:57 来源:东北网  作者:张隽珊 印蕾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度 +20 收起 理由
fxj002 + 2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8-6-27 1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ordbenson 于 2018-6-27 10:07 编辑

连海口都限牌摇号了,哈尔滨还往死里整,也是卖一台政 ,府收一台钱,堵车就管制停车就给你画黄道牙子,反正就是车你随便买能不能开能不能停就跟人家没关系了,有招想去没招死去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27 10:22 | 只看该作者
全市增7个单行片区 主干路绿波信号通行                                                                                                    
增2万多个停车泊位,计划修建哈西、群力、松北、利民间快速路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站
                                   
  • 发布日期:              2018-              06-              27
                           
  •                                 字号:[            [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
                           
                      
   
        
昨天,哈尔滨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对解决城市道路交通拥堵进行了专题询问。新晚报记者从会议上获悉,今年哈市计划改造600处交通信号灯岗,实现交通信号联网联控,降低行车延误时间。计划新增7个单行片区,并在打通城市微循环交通的基础上,利用城市快速道路为市民出行提速。
增设7个单行片区打通微循环
市公安交管局通过结合道路流量,合理分配路权,采取主线优先通行、打通微循环方式,提高主干道通行效率。
在火车站、高架桥等车流密集区域计划新增7个单行片区,主要为道外滨江站周边区域、三棵树火车站周边区域、康安高架和南直高架周边区域,采用两行一停或者双侧禁停模式开展单向交通组织,发挥单行路优势作用,畅通微循环。
对分流作用突出的道路,集中警力治理违停、清理僵尸车、打造零违停区域。通过加大对次干路、支路巷路的静态交通整治,和主干路有机衔接形成快速路网,提升微循环区域主路路网的通行能力。
在打通微循环的同时,利用快速道路连接城市主要区域,提高市民出行效率。哈市现有主要环路为二环路、三环路、四环路,目前二环不够畅通,三环尚未全线贯通,且各环线间不是快速路联通,疏散能力相对较弱。
预计至2020年,哈市将完成二环畅、三环通、四环联的目标。其中,计划修建哈西、群力、松北、利民间快速路;利用东江桥及化工路快速路系统,在呼兰、利民、道外、香坊形成快速通道;机场路快速路系统计划进行扩建,为今后机场客流量增长做准备。
信号灯联网减少延误时间
在大数据时代,利用智能交通也可以让出行变得更顺畅。目前,哈市有信号灯岗1120个,其中只有100余个信号灯岗已经实现智能信号联网。今年,哈市计划再改造600个交通信号灯岗,全部实现联网联控,可以进行多时段信号控制,中心城区、主干道路交通岗可以实现绿波控制,减少行车延误时间。
按照计划,今年10月前将完成200至300个信号灯岗改造工作。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哈平路、和平路、长江路共19处信号灯岗,将率先于7月完成改造实现联网。沿线将可实现绿波信号出行,将行车延误时间降低18%。
同时,相关部门正在建设集指挥调度、缉查布控、信息发布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并将天网视频监控以及城管部门监控接入大数据中心,不仅可以实时监控路面情况及时发现警情,快速处理各类交通事件等,也可以采集城市交通路网密度、车辆流量数据等。
相关部门还将继续新增70处行人过街安全岛,并且重点检查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行为。同时,在医院、中小学等区域附近,增设15套多普勒监控设备,实时查处车辆违法鸣笛行为。
市区启动29处停车场建设项目
根据公安交管部门统计,目前哈市户籍车辆为176.3万辆,其中城区车辆为136万辆。哈市目前现有停车泊位56.5万个,其中专业泊位44.4万个、公共泊位6.2万个、道路泊位5.9万个,哈市既有停车泊位难以满足停车需求。
对停车场建设模式进行探索,采取市区联动、以区为主、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的方式,进一步挖掘空间利用率,通过土地公开出让,利用社会资本实施公共停车场建设,在政策上从多方面鼓励支持停车场建设。今年在静态交通项目谋划上,住建委通过对重点区域和交通堵点实地踏查,共谋划29个独立选址的停车场项目,正在分批次启动。首批完成土地出让的清华大街、文政街等6个项目已经全面进入现场施工,预计年底前完成项目主体建设;第二批完成土地出让的东莱街等5个项目,正在进行施工前的手续办理工作,力争下半年开工建设;第三批哈一中、群力远大商圈等13个项目,正在履行土地出让程序;新谋划的公滨路与中山路交口、哈西大街与哈尔滨大街交口等5个项目已经完成方案设计,正在履行规划审批。
同时,有关部门还通过增加公共泊位的方式,尽量增加泊位车。根据年初确定的任务,今年南岗、道里计划每个区增加公共停车泊位7000个,道外、香坊每个区增加3500个,其他各区每个区增加1000个。
另外,通过对地铁车站、学校操场、地下空间、小区闲置地等勘察研究,现已选址36个点位,将结合现场情况陆续启动停车场建设,缓解市民停车压力。在新建小区中,要求配套建设停车泊位。
启动抓拍违规占用公交专用道
市民更多选择公共交通出行,也可以释放城市道路资源,缓解城市拥堵,确保公交优先也是治理城市拥堵的有效措施。目前,哈市现有公交专用道117公里,今年计划在早晚高峰等时段,选取两条专用道实施抓拍,在高峰期确保公交道专用。
同时,市交通运输局已配合治堵工作,对市中心60条公交线路进行调整;12处公交首末站外迁;二环桥内包括内环下桥口处7个公交站台进行撤并和分设、迁移;对公交站点比较密集的38处站台进行分设。
相关部门还将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哈市目前公交线路单线运营里程过长,线网重复率高。目前在全市总体规划和交通规划基础上,市交通运输局联合规划等部门正在编制哈市公共交通的发展规划、线网规划以及运力规划
强化基础设施,在中心城区和二环内重要节点地区建设公交首末站、枢纽站。近期重点推进香滨路公交枢纽站项目主体工程、和谐大街公交首末站以及九站街公交停车场。同时,研究建设铁路街公交首末站,并在二环、三环附近立交桥下规划建设公交首末站及停车场。
今年年底前,公交手机APP及微信公众号将上线运营,并在去年已完成50个电子站牌的基础上,再推出150个电子站牌。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度 +10 收起 理由
fxj002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4
 楼主| 发表于 2018-6-27 10:42 | 只看该作者
解决停车难、发展智能交通、实现公交优先、治理占道经营……在解决交通拥堵专题询问中,7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1位市人大代表的提问,促进政府部门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的提升——
                                                                九次“问诊”把脉交通拥堵“城市病”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站
                                   
  • 发布日期:              2018-              06-              27
                           
  •                                 字号:[            [url=]大[/url]            [url=]中[/url]            [url=]小[/url]]
                           
                      
   
        
市交警智能指挥中心将搭建大数据资源池,实现各类交管数据接入。
城区车辆越来越多,交通拥堵如何破解?这是每个城市面临的难题。近年来,哈尔滨市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城乡面貌发生很大变化,但交通拥堵问题也逐步凸显,拥堵节点不断增加,主干道平均车速已由2006年的28公里/小时下降到如今的17公里/小时,交通拥堵无形中降低了城市交通效率,提高了城市运营成本,治理交通拥堵迫在眉睫。
为了回应市民关切,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解决城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市人大常委会在历时两个月的专项调研、征询意见基础上,组织召开专题询问会议,为当下解决城区道路交通拥堵治理方向“把脉”。昨天9时30分,专题询问正式开始。没有繁文缛节,询问开门见山,7位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1位市人大代表,提出了老百姓关心的交通拥堵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摆实情、找差距、谈措施,一一作答。现场互动热烈,问与答尽显对交通拥堵问题的强烈关注与高度负责。
1“大通道+小循环”给拥堵治理挖潜提速
“车道设置、区域交通组织等不合理、不到位的问题,急需进一步研究解决。”专题询问刚开始,邢其运委员率先发问。我市治理交通拥堵,公安、交管部门如何优化使用道路交通资源,提高交通管理水平?
市公安局副局长崔劲松应答,在主干道提效工程上,我市结合目前道路流量、流向情况,对每个路口进行优化调整,合理分配路权,用“大通道+小循环”的方式,提高主干路通行效率。“在微循环保通工程方面,今年我们围绕火车站、高架路等车流密集区域对周边道路计划新增7个单行片区。”崔劲松透露,主要是道外滨江站区域、三棵树火车站区域,采用“两行一停”或“双侧禁停”模式,发挥单行路的优势作用,做好交通微循环,缓解主干路交通压力。我市还对区域分流作用突出的道路,集中治理违停,清理僵尸车,提升微循环路网通行能力。公安部门还从文明交通提升工程上着手,计划新增70处行人过街安全岛,吸取先进国家和地区的设计理念,人走在路中央的时候,有10秒、20秒的停顿,既给行人以路权,也保证其安全。
2“奖补+新增车位”缓解停车难
随着我市机动车总量的迅猛增长,原有的停车泊位难以满足车辆停放需求,特别是一些商业区、行政区、住宅区、中小学校以及医院周边的停车泊位,停车难、难停车成为目前较受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询问中,孙宝祥委员代表百姓发问,我市将采取什么措施解决停车难问题?
市住建委副主任吴向阳说,对此,我市进一步挖掘城市空间,通过土地公开出让,利用社会资本实施公共停车场建设。目前,我市已出台相关政策,多方面鼓励、支持停车场建设。按照车位的不同区域、不同类型,对符合奖补条件的分别给予每个车位1000元至20000元奖补。据了解,今年,我市共谋划了清华大街、文政街、哈一中、群力远大商圈等29个独立选址的停车场项目,计划分批次相继启动。同时,我市还通过施划公共停车泊位的方式,尽可能地满足停车需求,预计今年增加公共停车泊位2万多个。住建部门会同规划、国土、交管、教育等部门,对学校操场、地铁周边、小区闲置地、淘汰小锅炉房闲置场地进行踏查研究,现已初步选址36个点位,根据项目成熟度陆续启动建设。另外,我市每年在审批新建住宅小区项目中,按一定比例配建停车泊位,约在10万个左右。
3黄标线“人性化”实现白天禁夜间停
一段时间以来,我市施划黄色禁停标线,在解决占道违停、保障道路畅通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因无处停车也引发了周边街路占道停车、车辆就近临时停靠难等问题,引发了百姓热议。就此话题,孙宝祥委员再次发问,如何解决治理违法停车与满足正常停车需求之间的矛盾?
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常铁森表示,近3年,哈尔滨市汽车数量进入爆发式增长态势。目前哈市城区汽车保有量为136万辆,城区停车泊位56.5万个,“三个萝卜一个坑”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解决停车难和疏解交通早晚高峰?我们从去年开始借鉴经验,加大静态交通整治力度,施划黄标线对哈尔滨市道路交通拥堵起到了缓解作用。为了解决停车难,交管部门一方面采取措施对具备条件的路段施划停车泊位;另一方面对具备条件满足夜间停车需求路段施划分时段黄标线,为市民提供夜间停车空间。例如,群力地区主干路网40余条,24小时禁停的有20条,还有20条施划了黄标线,允许晚7时到次日早7时停车。
常铁森透露,交管部门在群力地区调查78个项目中,统计共有8万余个停车泊位,全天24小时闲置56.12%;哈西地区调查48个项目,停车泊位3.9万个,闲置率51.97%,如果开发利用这些泊位,将有效缓解停车难。
4完善慢行交通系统缓解“人车争道”现象
“通过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实现人车分流,是缓解交通拥堵的好办法,我市在建设慢行系统、解决人车争道方面采取哪些措施?”王耀发委员提出了很多百姓关心的问题。
市城乡规划局局长王宏新说,当前,我市交通人车混行、人车争道现象严重,慢行交通系统建设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规划手段保证慢行交通系统的线路完整性、空间独立性以及地位的重要性,是解决当前“人车争道”现象的主要措施。为此,规划部门将在道路规划设计和审批中,遵照规范对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设计宽度的要求,逐步完善慢行交通网络;打造沿江和内河慢行生态绿道,规划构建121.6公里长、全线贯通的7条(沿江、东河沟、西河沟、马家沟上下游、信义沟、阿什河)城市滨水绿道大环线系统;结合地铁车站建设增加地下人行过街通道,初步统计利用地铁2、3号线新建的50处车站,可以增加地下通道约100处;结合铁路平改立等重点路桥建设项目,规划建设跨越铁路、河流等屏障的人行过街设施;推进人行天桥或地道的规划建设。
市住建委副主任吴向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加大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力度,将步行道和自行车道设计列为重点审查内容,通过隔离带设施,保证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离,通过划线和软隔离设计减少不同交通的干扰,谋划实施人行过街天桥、地下通道,适当预留非机动车停车设施,完善出入口设计,将慢行交通系统与轨道交通有效衔接起来。
5“公交易出行”上线方便百姓实时查询
公交优先,不仅能有效、合理地利用道路资源,也能引导公众改变出行习惯,减少自驾出行带来的道路交通压力。针对目前我市公共交通存在的线网布局不合理、线路分布不均匀等现象,李靖奇代表提问,政府将出台哪些政策措施,优先支持公共交通发展?
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李庆表示,我局会同相关部门,结合当前市政府治理交通拥堵总体安排,重点在5个方面采取措施推动公交系统优先发展。加大对公交发展的资金投入,安排财政专项资金3亿元,重点支持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更新600台纯电动公交车;依据我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建立公交线网科学优化调整机制,定期评定、修编和完善专项规划;在公交场站方面,将场站建设列入城建计划,推进我市中心城区和二环内重要节点地区必备的公交首末站、枢纽站建设;加强哈尔滨市高寒城市智能公交系统建设项目推进力度,年底前,实现“冰城公交易出行”手机APP及微信公众号上线试运行功能,同时继续研究推进150处公交电子站牌建设,为乘客提供公交车实时运行信息;根据公交优先发展实际,修订完善相关法规,保障公交基础设施服务功能的充分发挥。
6启用“大数据”实现智能交通大变化
“实现道路交通智能化管理,是解决交通拥堵的措施之一。”陈海平委员现场提问,当前我市智能交通建设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我市将采取什么措施发挥智能交通优势?
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局长常铁森表示,今后,我市将借鉴杭州、长沙、深圳等城市的先进经验,从五方面强化我市智能交通建设:改造交通管控综合平台,实现对各子系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搭建大数据资源池,共享内外部数据资源,实现各类交管数据的接入和实战转化;搭建情报研判分析平台,准确预测、预警、预防交通事件转变;将主城区范围内单点运行的信号机逐步更新改造为智能信号机;提供多样交通信息服务。
2018年,交管部门将完成智能化管控系统建设,在完成规划的18个子系统基础上,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力争将管控项目建设成以过车数据为驱动,全面提高对交通通行状态的感知和分析能力;建设智能信号系统,拟计划改造600处信号机,建立新的信号控制系统,通过多时段、绿波等控制手段,实现联网控制;拓展“e行冰城”手机APP功能,在前期“随手拍”功能基础上,开发快处快赔、六年免年检申请、异地委托检验、驾驶证审验教育、交通通告、违法查询等功能,使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享受车辆和驾驶证管理方面的服务。
7规划城区路网将跨区域交通“连成片”
李玮委员问,我市在城区路网规划建设方面,尤其是跨区域远距离快速交通体系建设方面有何设想?
市规划局局长王宏新说,目前,哈尔滨市区现有道路总长度为3120公里,道路面积6484公顷。我市对路网体系规划及跨区域快速交通构想包括快速路系统规划和跨区域交通联系等方面。
其中,在快速路系统规划上,主城区构建“一联三环十二射”快速网体系,形成环形放射式的布局形态:完善东二环南直路快速系统,新建南直高架(桦树街—公滨路),实施后能够实现东二环快速路体系的贯通;实施南直路—长江路互通立交工程、哈西大街—三环路互通立交工程、中源大道—东三环互通立交工程等三大立交工程,提高快速交通节点的交通转换效率,缓解区域交通拥堵。
此外,解决跨区域交通联系问题。我市打破了城市行政区划的界限,增强区域之间的联系。近期将打通河洲街、河梁街,拓宽改造安阳路,远期实施城乡路、埃德蒙顿路快速路升级改造工程,加强群力新区与道里老城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实施武威路、兴江路、齿轮路等3条纵向道路打通工程,实施东方大街、哈西环路等2条横向道路打通工程,远期实施绥化路、伊春路等7条道路打通工程,加强群力新区与哈西新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同时,加强道里老城区与道外中心区之间、南直路东区与东三环地区之间、原香坊与动力交会区之间的沟通联系,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8四道“紧箍咒”叫停早夜市占道
“调研时,我们发现有些街路存在早市晚收、夜市早出、摊床外溢、售货车占道经营等行为,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道路交通拥堵。请问,相关部门将采取何种措施实现长效治理?”
面对李树钰委员提出的问题,市城管局局长孙庆德表示,目前,我市在市摊区办备案的市场摊区共有140处,以早、夜市为主,分布在三、四类街路上,多数市场只占用人行道进行临时经营活动。为有效解决市场摊区违规经营造成的交通拥堵,市城管局采取四方面措施进行治理,规范早夜市管理,严格管控经营时间,根据有关规定严格管控撤、入市时间,同时要求市场不得延迟撤市和提前入市;严格按照施划的市场界线和摊位标线进行管理,要求经营业户将物品按线摆放,不得越线和压线经营,减少占用道路空间;配合交管部门清理市场周边乱停车辆,杜绝乱停乱放,保证市场周边交通顺畅;各区执法部门依法严查严管早市晚收、夜市早出、摊床外溢、占道经营等行为,规范市场摊区管理,解决市场摊区不规范经营造成的交通拥堵。
9缓拥治堵保畅提速“永不停步”
“今后政府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如何进一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作为最后一位提问人,栾芳委员将关键性问题抛给市政府,得到了更全面的答复。
市政府副秘书长王宪民说,年初以来,市政府成立了全市治理交通拥堵工作领导小组,对交通拥堵情况进行调研,制订了全市交通治理总体方案,在方案基础上,我市将重点加强四方面工作。
——破解交通拥堵“城市病”,治本之策在于规划引领,加快建立健全城市综合交通框架体系。我市将整合道路交通信息,形成有针对性、可行性、科学性的政策储备和应急预案,为我市治理交通拥堵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科学制定公共交通规划,科学设置公交优先车道,适时研究制定机场巴士、校车等使用公交优先车道的具体实施办法。
——加强智能交通建设,我市将结合实际,逐点逐步实现我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智慧化。建立与交通智慧化配套的工作机制,确保系统上线后,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交通管控,开展整治重点交通违规行为专项行动,重点打击酒驾、毒驾、不遵守交通信号等行为。加强非机动车、行人过街的管理,引导其遵守交通信号,文明出行。实时发布交通信息,特别是对突发的拥堵、事故等一些交通意外事件要提示驾驶员提前绕行,均衡路网交通流量。营造良好氛围,在全市形成治理交通合力。
九站公交停车场投入使用,有效缓解部分地区交通拥堵。

(来源:哈尔滨日报)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度 +10 收起 理由
fxj002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2 20:4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