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里堡和十里堡西站是修完朝阳路才这样的,原来是分开的。青年路南口最早就是客5在过街天桥那里(当然现在桥拆了),离甘露园近,电车那边原来只有115和411,现在线路多了,才显得乱了
云天 发表于 2009-4-13 12:39 
关于朝阳路上的东八里庄、十里堡、青年路南口站位问题的历史由来:
东行站来讲,112的印染厂和115的十里堡基本可以算作就在一起。在今天华堂过街天桥东边一点。342等K5线路的在原112总站,即国棉一厂地下通道东边。西行站,K5的就在那个对面,后来的718之类的都跟着K5停车,在112上车站东边一点。112的印染厂和115的十里堡最早也在一起,是今天华堂过街桥西边一点。再后来有了云柏以后112车站跟411等的挪到云柏西边那个小路的路口,即华堂过街桥的东边。
朝阳路最早使用新站名的是419,当时就管419称作“十里堡”的“印染厂”站叫做十里堡西站。我认为这个是相当合适的。但是后来的车基本都不在意这个问题,都瞎弄。后来修了马路,西行站的老K5十里堡全挪到云柏门口,东行站保持不变。电车站位是因为整改华堂过街桥之前那个桥太低,电车不能通过,必须往马路中间走,桥的高度才能允许电线和车之间保持高度,所以电车站位不同于其他任何车(西行855除外)。至于快速公交,开线之前站台刚刚装修的时候这站还叫十里堡西站呢,当时我好像还拍了照片。后来开线以后改名的十里堡。
东八里庄也是因为修路,瞎改,东行站合一了还是不错的。西行站K5车的被挪到慈云寺是让人不能容的。剩下的还有两个西行东八里庄始于608。开线时的608从十里堡路转出,在今天芙蓉宾馆对面的马路北的一个被用人行道砖砌起来的地方停车(我小的时候这里是快行道与宽阔的自行车道之间的联络线,有一道坎,以让车辆减速)。后来718开线在此停车,然后859等等都停此站。此后东八里庄西行出现三个站,修路以后统一成现在的位置。最早的东八里庄电车双向站台,西行的在今天115西行站台北侧,东行的在原地下通道东侧(即快速公交西行站对面),站台配有蓝色候车棚,从主路上看,棚顶下侧位圆拱形,上方为三角形装饰,从自行车道上看,棚顶上侧平坦。
K5青年路南口最早的东行站就是今天342、382、419停车的位置,修路之前有一个绿色的候车棚。这个站东边,路口西边不远处还有一个青年路南口,是117的。后来开线的在此停靠了。但毕竟这俩站不远。K5青年路南口西行站在今天快速公交西行站台,就是刚刚被拆除的过街天桥东北叉下边,最早也有乘车棚,但后来年久失修不复存在。这地方变动不大,只是快速公交以此作为站台以后那些线路才改站到天桥下边,即西移一小段。现在过街天桥拆了,那个站离甘露园小区站就更显得近了。至于过街天桥,是90年带后期的事情了。
115的青年路南口基本就没有变动过。但是在站名上,115是以“青年路南口(丽景馨居小区)”标注的,以示区分。后来估计是因为不能有广告的原因,那个就被和谐掉了,其他车辆只有电车的线路411支持了这个做法。现在就造就了同意站名后的两个青年路南口难以区分的问题。
至于更改办法,个人希望:
东八里庄:把所有西行站统一到115站台,和对面站台相呼应。如果觉得车多地方小,可以只把342、382等的移过来。
十里堡:电车跟其他车辆停靠相同站位(天桥改造完毕,电车已经可以通过了)。东行:凡是停靠华堂门口的车辆叫做十里堡西站,停靠老112站的叫十里堡。西行全部改名十里堡西站。
或者所有车辆停靠华堂门口到麦当劳这段,全部叫做十里堡,以同快速公交相统一的同时还能明确站位。
青年路南口:342站台叫青年路南口东,115站台叫青年路南口西。或者342叫青年路南口,115叫丽景馨居小区或者高碑店北路北口。
个人浅见,亦作为一名生在朝阳路长在朝阳路的公交迷的建议,望达人指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