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新能源车型,在电子标识齐全的情况下,是否需要粘贴内容重复的纸质标识,这个问题我的观点仍然是不能一刀切,首先,科技是发展的,时代是进步的,今后的社会都是信息化的,所以我们的新能源车,车厢内的服务标识包括线路站名表标识应该是以电子屏标识为主的,但是电子屏标识目前的使用上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电子屏早期没有地铁换乘标志(这个问题已经解决,现在多数车已经做到程序更新)。对于故障率来说,通过个人乘车的体验,我认为现在车厢内电子屏的故障率并不是特别高,并且有故障的,基本上修复起来也比较快。那么现在电子屏克服不了的一个缺点其实就是显示线路站名的时间相对较短了。针对这个问题,我亲自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线路上反复乘车,观看电子屏,研究电子屏是否可以满足乘客的查阅需求。情况基本上就是以下几种:
(1)我曾经在原740内外环的混动三轴上体验电子屏的情况,当车辆出站时,报站机播放站名,电子屏显示线路图,由于740内外环站都非常多,一屏显示不完,而且站名表只显示20秒左右就调成票价表了,票价表大约也要分5-6个页面显示,乘客依然无法完整查阅站名。票价表显示完毕之后分别是三项规定、禁止令、老幼病残孕标识的显示、然后是分上下行所有站位的站名表显示,相当于再次滚动回站名表大约需要5分钟左右时间,在不堵车的情况下基本上都已经走完一站了,也就是说运营中乘客基本上看不到完整有用的站名信息,这种线路就应该粘贴一张纸质站名贴纸作为辅助。我甚至认为这种是必须贴一张的。虽然不贴也符合标准。
(2)在多数20-30站中等长度的线路上,站名表是一屏可以显示完整,但是依然存在站名表显示时间较短的的问题,这种的我觉得电子屏其实看着稍微费劲一点,但是完全依靠电子显示屏,也是可以满足需求的,这一类的线路,我依然觉得应该加贴一张作为辅助。
(3)我曾经在616路321路这种约10站左右的高速线路上体验电子屏的查阅情况,这些线路在进入高速之前都是密集型站位,进出站时报站机播放语音,显示屏就会调回站名表的显示,站名表完毕后票价表,票价表一个屏幕可以完整显示,乘客依然可以清晰查阅站名,基本上滚不到三项规定等公共标识就下一站到站了,报站机一播放又是站名表的显示。等上高速路后行车约半个小时左右,站名表可以滚若干遍,可以方便乘客查阅,这种线路包括我觉得贴不贴真的无所谓。
(4)依据第3条我的叙述,一些不走高速的线路,站也比较短而且就10站地左右的,同时又是一些站位密集型线路的,基本上运营中滚动屏始终处于完整显示站名表和票价表的状态,滚不出三项规定、禁止令、老幼病残孕就到下一站了。同时也有一些类似于原专126路、专120这种就4-5站的,我觉得他滚动屏显示20秒的站名,所停靠站位正常记忆力乘客在20秒的时间内都可以背完所停靠站名。这种如果问我,我就认为这样的线路完全没必要贴。
综上所述,我认为是否需要加贴纸质线路图,应该视情况而定,并不是一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