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是城市的动脉,关乎群众幸福感和城市温度。德城区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主线,全面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打造高品质公交服务体系,促进公交行业健康发展,切实让市民感受到公交事业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优化线网 推进公交多元化发展
完善公交服务网络。实地调研公交线路途经路段路况,规划了由火车站公交换乘中心开往田龙社区、聚合新区的公交线路,优化完善了海门中学、联合医院、德州运河经济开发区等线路站牌设置。解决田龙社区、聚合新区车辆停放、充补电等首末站场地建设相关工作。德城区现有公交场站7处,为总计819部车辆提供充电、停放服务。二是拓展定制公交服务。精准挖掘公交细分市场,满足出行个性多元需求。截至目前,督导公交公司完成14条“点对点”定制公交线路,打造公共交通示范路段3条,新开、优化7路、125路等18条公交线路。弥补了常规公交无法做到个性化服务的缺陷,缓解了上下班高峰期“叫车难、候车时间长、道路拥堵”的局面。
绿色出行 促进公交可持续发展
出台免费乘车政策。自2021年起,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期间,实行中心城区城市公交全员全域免费乘坐政策。通过升级公交IC卡支付系统、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缩短高峰运营间隔、加强智能调度监控等方式,认真落实特殊群体免费乘车政策和一小时免费换乘措施。二是加快公交提档升级。加大新能源公交车投放比例,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加快新旧能转换,淘汰传统燃料车辆。目前,中心城区营运公交车发展到1285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1149辆,占比90%,新增车辆中新能源车辆占比100%。
提升服务 实现公交高质量发展
汇聚榜样力量。深入开展“微笑服务、温馨交通”文明创建活动,“服务创一流、安全争先锋”安全标兵竞赛活动,每月开展“美德信用之星”评选,评选“五星驾驶员”,加强典型示范作用,树立榜样力量,强化宣传引导。二是增加公交便利性。按照村村通公交任务要求,实现了建制村2公里运营全覆盖,市区线路运营间隔时间由平均15分钟缩短至8-10分钟,节省候车时间近2倍,中心城区20余条线路夏季延时运营至20:00左右,改善了城乡居民的出行环境,增强公交出行吸引力。
科技赋能 加快公交信息化建设
推进公交数字化。建设新型电子站牌,开发“一站一码查公交”手机站牌,让常规站牌一码实现电子站牌全部功能,研发来车预报系统,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直接获取来车停靠到站信息服务。试点改造智慧候车亭,实现公交来车信息预报、自动售卖、视频监控、天气预报等功能。二是推进公交智能化。应用3G智能调度系统,强化安全运营服务督导和管理;增设线上充值业务,减少等待排队现象,方便市民出行和换乘;推出“掌上公交”APP智能查询系统,为乘客提供出行推荐方案和换乘信息查询,方便乘客及时选择需乘坐的公交车次,节约候车时间,全面实现智慧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