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来,不断有读者致电本报新闻热线,反映最近因福州市多条公交线路更名,部分站牌更新不及,导致他们经常坐错车或久等。对此,记者联系了福州公交集团公司。5月5日上午,公司表示,希望借助本报就公交线路更名、末班时间延后、开辟新线路等信息,集中告知市民,以便出行。
所有线路,月内更名完毕
截至目前,福州市共有公交线路117条,车辆2200多台。其中,需要更名的线路53条,目前已更改43条。“其余10条,预计本月将全部更名完毕”。福州公交副总经理林忠铭告诉记者。编号并无规律可循,但会尽量方便市民识记。
据了解,此次公交车更名将涉及“6.7.8.9”等四个字头的线路。所有公交线路编号控制在“200”以内,这将有利于实现便捷规范的线路编码管理。
据了解,此次连续的大规模公交线路更名是出于多种考虑。比如原先的“9”字头公交车,是为了区分于大巴而设立的中巴、小巴线路。最初主要车型是小巴车,基本都是运行一些客流较少的线路,近年来,这些线路客流不断增加,大多成为客流密集线路。
“8”字头的公交,最早是1997年开通,至今已有15条。起初开通的“8”字头是用来表示空调公交专线。但随着许多非“8”字头线路相继升级为空调车,“8”字头线路的命名变得没有意义。另外,“8”字头公交原先都是一些对外承包的线路,公交体制改革后,这些线路被收归国有,不再需要区分。
为帮助市民尽快适应线路更名,林忠铭表示,他们将加强宣传,制作新旧线路对照表,在主要公交站点向市民发放。同时,在更改适应期内,每辆车的车头都将保有原线路标识牌3个月,并将在公交车车身右侧做一面腰牌,标明原线路。
多项举措,便民出行
——末班时间推后。为满足乘客晚间出行需求,3月10日起,福州公交K1路、8路、11路、66路、101路(原801路)、117路(原817路)、121(原821路)、102路(原802路)、76路(原908路)、14路、112路(原812路)、80路、26路、37路、59路、36路、56路、30路、31路共19条线路延长运营时间。其中,经过市区主干道八一七北路的K1、8路、11路、66路、101路、117路、121路、1路、20路等9条线路晚上末班车均在23:00之后。
为解决大学城师生出行困难问题,4月1日起,55、43、123(原723)、48、41、39、96(原606)、82(原942、74、64(原941)、79、125(原725)、128(原728)计13条线路公交车末班时间予以延时;4月15日起,74、64(原941)、79、125(原725)、128(原728)路也开始延时。
——补充85辆车,缓解上下班高峰。本月底前,福州公交集团已增85辆公交车,补充到上下班高峰期间人流比较密集的线路。
——增开20、51路夜班车。因火车提速,从4月1日起,到达福州火车站的K803次和1215次列车到站时间分别延时至23:38和23:55。为做好下车旅客的接送工作,从4月2日起,福州公交集团在原有202路夜间班车的基础上,增开20路、51路夜间班车。
——新辟12路公交以方便雁头路、金浦小区等片区居民出行。
——为重度残疾人办理免费乘车卡。5月4日起,福州市公交集团公司为第二批重度残疾人办理免费乘车卡。对象包括:户籍在五区、持有残疾人证、70周岁以下的精神类残疾人(含癫痫病患者)和严重肢残的残疾人、智力障碍类残疾人。
据统计,为改善市民的乘车环境,2008年,福州公交集团公司共购买新车637辆,报废老旧车辆433辆。今年1至4月,已报废老旧车辆289辆,新购欧Ⅲ车辆254辆,今年新购欧Ⅲ车辆将不低于600辆,报废欧Ⅰ排放标准以下全部车辆。
K2线,预计下月投用
5月5日,林忠铭向记者透露,作为福州市的第二条公交精品线路K2线,预计6月将与市民见面。
K2线的起讫站点为:火车北站——火车南站(在建)。6月起,K2线将替代17路公交的线路,即火车北站—白湖亭。在此期间,17路暂停运行。待年底火车南站修好后,17路公交开始恢复原线路运行,同时K2线成为名副其实、只停***大站的公交精品示范线路。K2线共计投放车辆25台,车型与K1线一模一样。所有车辆统一配备了汽车“黑匣子”,可以实时记录车辆行驶的速度、里程、时间和油耗,以及车辆超速行驶的次数、速度、时刻和持续时间,并且可对超速行为进行预警和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