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起火,绝对不可以砸窗救人,氧气进入,小火变大火,愚昧啊!
首先说下,此ID为公共马甲,本人消防工作者,以我的工作经历来发表意见,这次造成这么大的人员伤亡,主要是施救者不懂救火知识以及被救者不懂得救命知识造成的,正确的方法是,起火的时候被困者努力忍受,车外的群众向有关部门求救,等相关部门人员到来,把火迅速扑灭后,才能开窗户救人!
看不少网友说,公交车起火,把窗户砸破逃生,是很愚蠢的!公交车处于密封条件下,特别是人多,如果贸然砸破窗户,氧气进入,原来小燃烧瞬间会变成熊熊大火的,特别是在引起火灾的物质不明的情况下,贸然开窗,造成的危害会更大!砸窗户只适合被困人员较少的情况下,砸开窗户,能迅速逃出,但如果人多特别是超载的情况下,那就不能简单地砸开窗户逃生了.
作为一个消防工作者,建议遇到火灾的人,不要盲目救火,以免造成更严重的损失!
本人消防员,参加过的救火次数超过百次,小火大火都有,不同情况的火灾要用不同策略来灭火,不可一概而论.
就这次的公交起火来看,在未明确引起火灾的物质是什么之前,绝对不可以随便采取措施,而且以本人结合相关新闻报道以及本人工作经验看来,这次引起火灾的物质为汽油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汽油的话,那么在上百人积在公交车的情况下,更不能砸窗,因为当时已经着火,砸开窗户,更加速火燃烧,幸好汽车的柴油没燃烧(新闻),否则不单是着火,更会爆炸,损失就更大了
作为消防员,我觉得当时所做的不是砸窗户,因为根据新闻来看,最开始的着火还是比较小的,请问车上是否有二氧化碳罐子(灭火气),如气油之类的,用CO2灭火最好,而且在火势不大的情况下,乘客能否自己先尝试扑灭火呢?而且不开窗的话,火势不会在一分钟内蔓延的,应该能拖延个上十分钟,因为车内人多,氧气少,火势不容易蔓延的,相对来说,如果车上的窗户不被砸开的话,9分钟后救援车赶到,应该不会损失这么大,着火点附近的乘客重伤,而外面远点的乘客不会有多大的事情的,不至于会死人,靠火点的人严重烧伤而已.
依我消防员的经验告诉大家,我们消防员不怕火,就怕氧,不怕起火,就怕燃烧,如果燃爆的话,神仙也救不了了
感觉贴里的外行人太多
我的意思是不要贸然砸窗户
大量的氧气猛地钻进车内
后果很严重
本来可控的火势会突然变猛而一发不可收拾
事实也可证明这点
打个比方说
如果某家起火了
很多家属就说快冲进去救人啊
或者自己就开门冲进去
我们消防的碰到这种情况都特别郁闷
这样做等于送死
正确的方式是先灭火再开门
火并不是最可怕的
氧气才是最可怕的
不开门的话还能撑点时间
开门的话火势变猛
别说他那一户
正个楼都够呛
而且火势小好控制
救人的希望也大点
氧气进入火势就那么一分钟就可以变成一片火海
根本没救人的希望了
================
就我看来
当时车内的人员不应该猛地砸掉窗户
如果当时车内的人很少
能保证在火势突然变猛前逃出的话
主要是连门都被堵死了
光靠个窗户只能捞几个
那还是有用的
而当时车内有上百人!
请问工交车按照规定能坐多少人?
大家都清楚吧!
==================
我所说的重点,就是不该把窗户砸了,除非能保证乘客能迅速全部撤离,否则等于找死
如果不砸窗户,火势不会蔓延得那么快,氧气再燃还是能提供呼吸的,总比氧气灌进来火势猛燃强!
如果氧气不够,可以敲掉小块玻璃,让氧气透进来一些就可以了
但敲掉大块玻璃,氧气大量灌入,是万万不可取的,哎
一旦公交车发生火灾,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司机首先应当打开车门,切断电源;
▲如果火焰小没封住车门,乘客们可用衣物蒙住头部,从车门冲下;
▲如果不能从车门逃生,乘客可以采取破窗的办法逃生,公交车上有一种专门的尖锤可以用来紧急敲窗,平时乘客不能随意用尖锤敲窗;
▲公交车还配有灭火器,位置一般在驾驶座后部和车身的中间;
▲在遇到公交车起火等突发事件时,乘客要切忌惊慌失措,千万不能骚乱,这样容易把出口的车门堵住,一定要注意秩序;
▲如果乘车人员衣服被火烧着,来得及脱下衣服,可以脱下用脚将火踩灭,来不及脱下衣服则就地打滚,将火滚灭。
这起火灾最诡异的地方在于它蔓延太快,而油箱内柴油又没有燃烧(来自新闻)。个人经验,公车内可燃物应该是少量木柴,以及一些海棉坐垫之内,还有就是一些线路表面的胶皮。车辆自燃很多是由于发动机过热烧焦线路,引起短路,这种火灾一般从驾驶台位置开始,且起火前会伴随着强烈的焦臭味,伴有车辆故障。这种火灾多见于小型车辆和汽油机车,起火较为猛烈,但像这次事故中的猛烈程度则很罕见,何况这辆车是柴油车。
如果是海绵之类发生燃烧,则更不可能如此猛烈,海绵燃烧会发生焦化,释放大量毒烟,实际上会吸取一部分热量。这次事故看起来烟雾较少,不应该是海绵燃烧。如果是木柴燃烧,则必然经历一个初起过程,才会发展到猛烈燃烧阶段。但这需要大量木柴才会形成,且需要十余分钟的初起时间,与这起火灾也不吻合,很奇怪。
这起火灾看起来像空气中已经有了大量的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以外(没有发生爆炸)的可燃组分,因此一遇大量新鲜空气就迅速蔓延。这可能是汽油挥发,也可能是其他可燃气体挥发。但是空气中有大组分的汽油,车内人竟然没有察觉?何况这是一辆柴油车。其他组分,如天然气、甲醇、乙醇,甚至煤气、液化气都有可能,问题在于,这些组分从哪里来的?如何挥发到空气中?为什么人群没有反映?必须再强调一遍,这是一辆柴油车,不是天然气动力车。
我觉得在起了明火之后,这辆车基本已经完了。由于人太多拥挤,迅速疏散不可能,唯一的机会也许是立即用灭火器灭火,但是人太多,会妨碍救火工作,何况车内有无灭火器,司乘人员是否会使用灭火器都是一个问题。
我觉得火灾调查应该着重于车辆残骸里是否有大量可燃物的燃烧余留物;是否有异味残留;幸存者在起火前几分钟至一小时的笔录等。悲剧已经发生了,希望能够准确查清原因,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这样对死者是个慰藉,对生者也是一个安慰。





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 ... 2678/97/06/0_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