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gzeratsg 于 2009-8-30 10:26 编辑
2007年至今,事隔两年,物非人非。在这个“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的生活状态下,海珠区的公共巴士服务也发生了不少变化。有新增加的公交起始终到站,新增的线路,当然也有消失了的总站,离开了的线路。这个夏天,用照片,记录下他们的生存状态。
一、概述
海珠区是老四区中面积最大的一个区。其四面环江的地理特点注定绝大部分总站在海珠区的线路都为过江线路。
过去,只有少数几条岛内线路(intra-island service),如20、26、249(大基头—小洲,未经查实)、258(赤岗—小洲,未经查实)、262等。随着地铁二、三号线的开通,连接住宅生活区与地铁站的短程线路(公交地铁接驳专线2、3)也进入了海珠区。从2007年中起,随着交委对全市公交线路策略与大方向的调整,在全市各区,包括海珠区,引入了使用中小巴的短程社区服务线路,同时也调整原有的干线服务,使整个公共巴士网络有了相对主次分明的干线与支线服务,更好地为海珠区乃至全市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公交总站是公交线路的始发和终到站,是司机和车辆作短暂休息的地方。司机能否在终到站得到足够的休息对行车安全有着一定的影响。而车辆能否在总站得到休息和保养同样影响着行车安全。但究竟,在海珠区这么多公交总站里面,有多少司机可以的到舒适的休息呢?而乘客的候车环境又怎样呢?
下表是海珠区内公交服务的公交起始终到站站点,其中绿色字为与两年前有异的线路和总站,但夜班车之变异并未反映:
下图是海珠区内公交总站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可以看出,大部分总站都在广州大道以西,而公交总站最密集的则为晓港湾一带。当然,此图只可以看到总站的数量而并未反映线路的数量。
变化之多寡就见仁见智。与两年前比较,约三分之一的修改为岛内总站调整(如20,44,80,82,87,546,548,551等),其他为从番禺区截短至海珠区的线路(如202,221,247,530等)、从其他区延长进入(如18,24,123,527)和2007年公交调整的拆解线路(如65,93,583)。注意的是,离开了海珠区的线路并未在上表反映,如543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年间,线路45南端总站先从中山大学移至番禺区,再于去年底回归海珠区小洲,因此不能简单地将该线路调整归为岛内调整或番禺区截短调整。而公交地铁接驳专线2,地铁站端则从珠影改到赤岗北路,再从赤岗北路改回珠影。
二、分区
至2009年8月11日,海珠区共计公交起始站77个,其中合计29个公共中小巴起始站,其中20个为公共中小巴专属起始站。
为了本帖的方便,本帖将海珠区的总站分成若干个区域。
(1) 昌岗/宝岗南:昌岗路(宝岗大道南),昌岗路(昌岗西),江南大道南,门口岗,瑞宝乡,五凤乡,珠江南景园(燕翔路),珠江医院。
(2) 赤岗大塘:赤岗,赤岗北路,赤岗大塘,大塘(坚真花园),墩和路/大塘西,华保花园(军医学院),江海大道中,新村,珠江帝景苑,珠影。
(3) 工业大道南:大干围,广轩大厦(南天商业城),海珠客运站,南天商业城,石溪耀利工业区,新业路,新业路口。
(4) 海珠西区:宝岗大道,大基头(木偶艺术剧院),凤凰岗,福场路,革新路(光大花园/红帆酒店),广东药学院(南田路),江南西路,南田路。
(5) 沥滘:后滘,后滘大街,沥滘,沥滘(珠江御景湾),沥滘地铁站,新福利沥滘大修厂。
(6) 南石头:南箕路,南石西,石岗路,石岗路口,石岗码头,石溪,纸厂/纸厂横马路。
(7) 晓港湾:南洲北(好又多),南洲北路(好信广场),南洲花园,侨诚花园,瑞宝六社,万华花园,晓港湾,英豪花园(晓港湾)。
(8) 新港东路:琶洲,琶洲黄埔村,琶洲石基村,新洲,新洲(新洲码头)。
(9) 新滘南/海珠东区:北山村,北山路口,赤沙(广东商学院),仑头,石榴岗,土华(佰味庄园),小洲,新滘南(赤沙市场)。
(10) 逸景:九洲轻纺城,鹭江村口,上冲南(名粤广场),新滘中路口,逸景翠园,逸景路西。
(11) 中大/滨江:滨江东路(珠江广场),海联路,海琴湾(下渡路),江怡路,怡乐村,中山大学,珠江泳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