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名应贴切
市民质疑“隆春里”为何不叫“铃铛阁”?“果酒厂”已消失站名为何不变?
本报讯(记者胡然)“铃铛阁”是天津三宗宝,为何门口的公交车站叫“隆春里”?“果酒厂”10年前已破产,地铁车站怎么还叫“果酒厂”?近日,本市铃铛阁中学教师王景明给本报写来反映信,希望ZF职能部门给车站起名时,应尽量考虑市民的传统习俗和实际情况,使场站名称更科学、更准确、更响亮。
王老师指出,“北大关”应该为北马路与北门外大街交口之处,亦称“北门”,因其数百年繁荣兴旺而称为“大关”,与南门、东门、西门分别为“城厢四门”。而公交658路等线路将河北大街与金华桥交口处称为“北门”站,但在河北大街中段三条石北端,又赫然出现了“北大关”站名,令知情人啼笑皆非。王景明老师指出,地铁“果酒厂”站令人费解,该站设在佳园南里和佳园北里之间,命名“佳园里”名副其实,果酒厂距该站500米不止,更重要的是果酒厂大约10年前已经破产,现早已改为娱乐场了。
市客管办在接受采访时称,“隆春里”是经过地名办批准的名称,起站名不是考古,改名“铃铛阁”并无必要;至于“北大关”的误解,应该是车站路线迁移造成;此外,该负责人称,现在我市有些地区确已发生很大变化,但公共汽车站名大都已经使用了很长时间,已经得到了市民的认可,因此不宜轻易进行更改。
天津地铁运营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有些地铁站名确实存在与周边情况不相匹配问题,这主要是由于1号线运营前在与地名委沟通和听取广大乘客意见等工作上做得不够,“在2、3号线运营前,我们会努力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使站名更加准确,更符合百姓需求。”
来源:2009年9月8日《天津日报》第九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