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李江涛)北京市交通委员会主任刘小明日前表示,北京提出了建设“公交城市”的目标,包括公共交通吸引力明显增强,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45%等。
第五届中国交通高层论坛日前在北京交通大学举行。刘小明在论坛上表示,国内外经验表明,单纯地依靠增加交通供给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交通问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必然选择。
刘小明说,AY会后,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看,北京近一段时间不会出台限制小汽车拥有的政策。今年7月,北京市ZF颁布了《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绿色交通、科技交通的计划》,提出了着力建设“公交城市”。
据介绍,“公交城市”是指节约化、社会化公共运输方式为主导、多交通方式运转的交通系统,并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城市。它要跟城市的形态、城市的发展、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以及城市其他方面和谐共存。不仅仅是市民出行这一点,包括自行车和步行,也是“公交城市”重要的特征。
此外,还有物流配送体系,不光是客要节约化,货也要节约化,要合理利用城市道路时、空资源,实现物流的配送系统。还包括新型、低能耗、低排放交通工具的改善。
对于北京建设“公交城市”的目标,刘小明说,包括公共交通吸引力明显增强,中心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达45%,其中高峰时段出行中,公共交通分担比例达50%。物流方面,中心城市70%能够通过配送体系实现。节能减排效果上,预计2015年北京机动车将在550万辆左右。希望届时机动车排放量不高于2008年的水平。
刘小明说,城市在发展的过程里不敢承诺交通不拥堵,但是我敢承诺,让每一个老百姓有一个相对快捷的交通系统满足出行需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