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7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使用“抽沙筑岛”新工艺未经环评引质疑 江中出现死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3 0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l19881117 于 2010-6-23 02:06 编辑




“抽沙筑岛”修建施工便道。



施工现场附近沙滩上的死鱼。


近日,哈尔滨松花江公路大桥扩建工程开始施工,为降低运输成本、缩短工期,施工单位首次采取“抽沙筑岛”的方式修筑施工便道。但是此举引起了渔政、水利专家的担忧,他们认为“抽沙筑岛”的施工方式会对松花江水域环境造成一定影响,甚至可能严重威胁该江段鱼类的生存。
在实地采访中记者发现,抽沙船作业致使施工江段江水浑浊,附近的沙滩上已经有死鱼出现。专家们建议,能否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
施工现场:泥沙满江,鱼没了
14日,记者在松花江公路大桥上看到,大桥上游不远处的江南岸正在架设打桩机钢梁,江心处一条施工作业船正在用涡轮机搅动江水,然后将抽到的泥沙通过传送管道输送到从江北岸向江心方向修筑的施工便道路基上,远远就能听到轰隆隆的响声。记者看到,抽沙船涡轮搅过之处,江水被卷起了一个个浑浊的漩涡,漩涡随流而下数十米才逐渐消失。
随后,记者来到公路大桥桥下的沙滩上,只见大桥下方一道简易护栏将上下游滩涂隔开,上游是施工单位存放建材的场地,下游则是市民的休闲的沙滩,许多休闲消夏的市民正在垂钓。江边施工便道旁一架打桩机正在打桩,随着钻头的起落,泥浆池内泥浆四溢,不少泥浆沿着沙滩流到了江水里。几名头戴安全帽的工人正在高声地指挥打桩机作业。见此情景,不远处的几名垂钓市民纷纷收起鱼竿,拎着马扎向远处的下游走去。
一名垂钓的老人对记者说:“‘春钓滩、夏钓湾’,如今时节桥下本该是鱼最‘厚’的地方,我从清早到现在愣是一条鱼都没钓到,看来鱼都被浑水呛跑了。”说完后老人摇着头向远去走去。
2
水域环境遭破坏
鱼类生存繁殖受影响
记者发现,在便道施工现场下游不远处的沙滩上有许多已经死去的小鲫鱼。近日有许多读者向本报反映,公路大桥下游的沙滩上经常能看到许多死鱼,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为什么江边会出现如此多的死鱼,对此,黑龙江省农委渔政处副处长张鸿军表示,这是一种反常现象,鲫鱼的存活能力较强,一般情况下不易死亡。鲫鱼生存在水域底层,抽沙船也是在江底工作,涡轮机为了抽沙将江水搅得非常浑浊,沙滩上的死鱼很可能是被浑水呛死的。
记者了解到,“抽沙筑岛”除了会对鱼类生存构成威胁,还会影响鱼种的繁殖。哈尔滨市农委渔政处处长张瑞祥说,浅滩是鱼类产卵觅食的主要场地,时下正是鱼类产卵的季节,鱼将卵产在浅滩的水草上,鱼卵需45天左右才能生出小鱼。“抽沙筑岛”不仅使鱼类的产卵场所被破坏,同时很多鱼卵和小鱼也有随着泥沙被抽沙船抽走的危险。另外,江底被搅得翻了沙,水丝蚓等鱼类的饵料就会消亡,觅不到食的鱼类必将离开这片水域。
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姜作发认为,“抽沙筑岛”不仅使鱼类生存繁殖受到影响,松花江水域环境也会遭到严重破坏。姜作发说,江水中的沙对于水有过滤和净化的作用,江底抽沙将破坏沙层,对底栖生物有较大影响。藻类、轮虫等浮游动植物是水域生态环境的基础,它们都依靠浅滩生存,浅滩被破坏了,这些生物都将不复存在。这样一来,不但鱼类失去了饵料,水域环境也会遭到破坏。姜作发强调:水域环境是指某一水域长期的综合水质水生物状况,水域环境一旦被破坏,几年的时间都恢复不了。如果一个江段江底的沙都被抽净,就会露出下层的黑泥,一段时间过后,黑泥上会生出一层苔藓,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都将被这些苔藓占据。
3
“抽沙筑岛”没有经过环评?
记者了解到,公路大桥扩建工程开工前曾进行了环境评估。黑龙江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工程确实是在他们那里通过的环评审批,但环境评估讨论当天并没有提及“抽沙筑岛”施工环节。在公路大桥扩建工程环境评价报告书上,记者也没有找到“抽沙筑岛”的字样。
在公路大桥扩建工程环评与会专家名单上,记者发现当天邀请到的专家共有5位,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教授孟宪林,黑龙江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杜乃林,黑龙江省水利设计院研究员韩晓君、邓国立,以及中国水产科学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姜作发。按照名单上的联系方式,记者依次拨通了5位专家的电话,5位专家均称,为了将工程施工对水域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当时主要评价讨论的内容是“钢板围堰”施工,就是在钢板围起的空间内打桩,与江水完全隔离,确保泥浆不会泄露到江中。而关于“抽沙筑岛”一词,当时并未进行讨论,环评报告中也没有提及。
那么,“抽沙筑岛”到底是否经过环评讨论,是不是有人在施工后更改了施工方案。为此,记者找到公路大桥扩建工程负责单位——哈市松北区大项目管理第一办公室,该办公室主任林树辉表示,“钢板围堰”是后期施工才能用到的,目前还未进行到该步骤。为方便水上作业,须从堤岸向江中建设一条长500米、宽7米的施工便道,共需筑路材料约5.5万立方米,若用汽车运输,需5500余台次。按工程预计该桥2011年10月竣工通车,时间很紧迫,运输建材土方是首要难题。采用“抽沙筑岛”方式获取江沙,可减少车辆运输费和材料费,同时还可缩短施工时间。林主任还对“抽沙筑岛”可能对环境造成破坏的说法予以否定。当记者问及“抽沙筑岛”是否经过环评讨论,是否属于环评报告书中的内容时,林主任并没有予以正面回答。
                                                                   来源:黑龙江晨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10-6-23 10:18 | 只看该作者
竟瞎整,看这回罚不罚你
3
发表于 2010-6-23 10:19 | 只看该作者
把楼房都扒了改绿地大家都住草棚子,然后把汽车都砸掉都不开这样最环保了,倡议一下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14 05:3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