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l19881117 于 2010-6-25 11:58 编辑
建筑艺术广场8线公交站点。 记者 高明摄 。
黑龙江新闻网讯(记者 闫雪峰 陆少平)随着城市路网建设、改造步伐不断加大,更多市民选择乘公交出行。尽管哈市采取措施改善市民乘车环境,然而,公交运力仍然没能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烈日下苦等公交的焦躁眼神、公交到站后蜂拥而上的激烈画面、挤不上公交车的无奈表情……连日来,不断有读者反映哈市公交车难坐,特别是早晚交通高峰——
酷暑中市民苦等
镜头一
19日9时,南岗区学府路黑大附近公交站点上,密密麻麻站满等车的市民,有人站累了蹲在马路牙子上,有人站在马路上不停踱步,还有市民用手遮挡着烈日焦急地朝远处眺望。
候车的211医院梁护士说,她要乘坐67路公交车去公路大桥,已经等了20多分钟,但一辆车也没来。这时,一辆车牌号为黑A54042的67路公交车缓缓驶入站点,车厢挤得满满的,还没等车站稳,等车的乘客就一拥而上。梁女士也在挤车的行列中,但由于“势单力薄”,梁女士只能“落败”下来。
镜头二
20日9时,记者在南岗区革新街8线公交站台看到,站台前人头攒动,烈日照射下,一些乘客躲到了临街的商服内。等候十分钟后,记者并没有看见8线车的影子。正当记者准备离开,3辆8线公交车同时驶过来,每辆车内都装满了乘客。有两辆8线公交车到站后根本没停,呼啸而过。另外一辆刚一停车,等车的人就挤了上去,经过片刻的你拥我挤,身强体壮的几名乘客挤了上去。记者看到,一名乘客的半个身子露在车门外面,即使这样,该男子还在大喊:“没事,关门吧!”
随后,记者又对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一些公交站点进行了走访,公交车少、间隔时间长、车厢拥挤的情况随处可见,市民怨声载道。
掣肘运力 原因几多
据了解,哈市共有编码线路141条,营运车辆4775台,万人拥有量大约12台,低于国家标准。据资料显示:广州万人公交车拥有量大约在16台,由此可见,哈尔滨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很大。
有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哈市确实存在着由于实施路改工程导致路段拥堵、一些公交车晚点、间隔时间长等问题,但根本矛盾还是运力不足。以友谊路101、102、103线终点站为例,每到周末,站点前排队候车的市民绵延数十米,抛开一些乘客“为了等座而等下一辆车”的情况讲,如果公交部门此时有充足车辆可以调配,而且加密发车频率,即便等车的人多、受路改影响车速慢、路难行,还是可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的。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公交车运力不足,既有ZF投入不足的问题,也有公交线路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在哈市有很多被业内人士称为“好线”的公交线路,这些公交线路途经的站点大多是市区内的商业区,客流非常大,但这些路段线路设计单一,缺少辅助线路分流客源,因此造成“好线”非常拥挤。
至于“不合理”的原因,“其实这是利益使然,线路好效益好,一旦拥有一条好线路,都想尽办法不让其他线路插进来分流,最终只有少数几条‘有能耐’的线路霸着‘好线’,遭罪挨挤的只能是普通乘客。”该人士说。
据介绍,2009年至今,哈市ZF和企业共同投资2.73亿,新增、更新车辆1379台,基本可以满足市民“走得了”需求。尽管如此,哈市公交车距离“公交优先”倡导的顺畅、舒适、便捷仍存在较大差距。公交部门正通过增加车辆、科学调配运力、优化公交线路等措施解决这一问题。
管理机制应科学透明
尽管相关部门一直倡导市民乘公交,选择绿色出行方式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然而,目前的公交运力现状让市民望而却步。
哈工大交通学院博导裴玉龙说,“公交优先”提了很多年,但“公交优先”不是仅仅施划几条公交专用道就可以了,而是需要ZF部门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解决公交运力不足,哈市应加大对公交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快更新车辆力度,同时,提高公交车准点率、科学分布公交线路走向、加强服务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市民、私家车主选择乘公交出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冯树民认为,北京公交车运行当中,也存在车厢拥挤问题,遇此问题时,管理部门会马上抽调机动车辆,或者调动其他公交线路的车进行补充。他建议公交管理部门应考虑建立公交线路间的联动机制,当某条线路出现交通拥挤和运力不足时,可以随时抽调其他相对宽松的线路车辆进行补充。
也有专家认为,目前哈尔滨公交市场民企、国企各占一半。属于公共事业的公交车关系千家万户, ZF应该起主导作用,加以规范和管理。比如,公交线路如何承包?有何奖惩?怎样退出?这些方面都应该制订更科学、透明的制度,把公交市场引入良性循环。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