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l19881117 于 2010-6-29 07:23 编辑
每天,哈尔滨市将有半数铁路旅客从这里发送———作为省内最重要的铁路客运交通枢纽中心,哈西客站将于明年底竣工投用。28日,记者走进哈西客站地区建设办公室,通过详细采访,为读者详解兼具人性化与现代化的“哈西客运”。
优化不同功能流线
旅客需求摆在设计首位
哈尔滨西客站位于哈市西南区域的哈西新区与群力新区交界处,距离机场快速路3.8公里,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约25公里,距哈尔滨火车站8公里,建成后将成为哈尔滨市重要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中心之一,也将作为地标性建筑矗立在哈尔滨的“南大门”。
据介绍,哈尔滨西站最高聚集人数为12000人,站房总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车站主建筑设计采用东西贯通、高进低出、高架候车、集中换乘的三层结构布局。新建哈尔滨西站采用多项技术措施建设节能型建筑,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同时充分考虑旅客的需求,对不同功能流线进行优化设计。建成后的哈西客站每日旅客发送量将占全市铁路旅客总发送量的50%,预计2020年旅客发送量可达2060万人/年;到2030年,旅客发送量将达3135万人/年。
寒地特点纳入设计
首次实现运输无缝衔接
作为哈西客站重要配套工程,哈西公路客运站站房位于东广场南侧,四层建筑,建筑主体呈长条形,南北向布置,地上三层,地下一层,主要内容为公路旅客客运候车厅、公路客运车辆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落客区、发车区以及部分出租车接客区与信息调度指挥中心,总占地面积4.1万平方米。
据介绍,公路客运站的设计中首次考虑北方寒地气候对长途客运站冬季车辆停车、发车、调度人员工作环境及旅客日常出行、休憩等方面的影响,并考虑在设计中设置省公路客运信息中心和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智能指挥调度中心及IC卡异地服务中心等辅助功能。建成后,将实现综合大交通理念下的公路长途客运与铁路客运、城市公交、出租汽车、轨道交通等运输方式间“无缝衔接”和乘客“零换乘”,提高换乘效率,方便人流、车流快速集散。
出行休闲功能兼顾
建成城市西南最大绿岛
哈西客运综合交通枢纽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广场长途客运、公交、出租换乘中心东临哈尔滨大街、南靠齿轮路、北倚北兴街,占地面积16.35万平方米;西广场公交、出租车辆换乘中心西临道里东西街、南靠齿轮西路,北倚车站街,占地面积14.28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成为哈西地区最大、最具吸引力的开敞空间和绿岛。
东广场换乘中心分为地面层和地下两层,地面层主要是人行广场、公交系统停车场、社会车辆临时停车场;地下一层主要是出租车、社会车辆送客平台、出租车续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地下二层主要是出站旅客集散大厅、社会车辆停车场、公交换乘厅、出租车候客区。
西广场换乘中心南侧设置两层社会停车楼,北侧设置公交车场,中轴线地下设置出租车出站候客区,其余结合原有何家沟水系,形成自然绿化景观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