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陶醉于观望从窗外高架桥驶过的汽车时,也许想到的只是汽车为自己出行带来的方便,而没有意识到另一种危险正在逼近:一辆辆呼啸的汽车造成的交通污染,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数的3%,带来的健康损失约占GDP的1.7%。
4月20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培训仪式上,建设部副部长齐骥援引国外的这一研究结果说,汽车尾气和噪声已成为大中城市的主要污染源,成了气候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隐形杀手”。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今年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住宅越靠近城市主干道,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肺功能受到的危害就越大。研究小组对加州12个社区的3677名10岁儿童进行了长达8年的研究。当这些儿童成长至18岁时,研究人员通过对他们的肺功能检测发现,住得离道路最近的,肺活量要比住得离道路最远的平均低3%。研究报告还指出,肺功能受损的儿童数量正在成倍增加,许多青少年在跨入成年时就已经损失了5%到6%的肺功能。
有关专家说,这份报告的研究对象是美国儿童,而中国儿童所面临的污染远高于美国。“中国很多城市为了改善机动车的出行,修建了大量高架路、立交桥,甚至很多都是从居民楼房的窗户外面通过”。
有关人士指出,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许多城市的交通建设,一直以小汽车为中心进行。一些城市为方便车辆通行而占用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大量修建或拓宽主要为小汽车出行方便而设的城市道路,许多人过多地依赖小汽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由交通产生的噪声和废气污染与日俱增,城市大多数的空气污染来自机动车的使用,其中小汽车是最大的污染源。
资料显示,2006年底,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已达2925万辆,每年还以10%以上的速度在继续增长。仅北京市日均增加私人小汽车就高达1000多辆。同时,交通能源消耗所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率也在不断增加,当前约占总能耗的20%左右。
去年11月份,建设部借鉴国际经验和做法,向全国城市发出邀请,共同签署参加“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以期促进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推行,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交通政策,有效地减少小汽车的使用,改善城市拥堵,减少污染排放,使城市更适宜居住。
据了解,目前已有北京、天津、上海、济南、杭州、深圳等106个大中城市正式签署了承诺书。我国政府将在今年9月16日到22日举办首届中国城市公交周及无车日活动,主题确定为“绿色交通与健康”。
建设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活动期间,城市政府领导将带头参与活动,带头乘坐公共交通、步行或骑自行车上下班;各承诺城市应至少实施一项新的注重实效的措施,切实改善公共交通状况。
据悉,城市公共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起源于欧洲,首次国际无车日活动1998年在法国举行,2000年欧盟环境委员会将其改为欧洲交通周及无车日活动,并且在每年的9月16日至22日定期举行。目前,欧洲有1000多个城市参与此项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