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客车厂简介
大连客车厂(以下简称大客厂)是生产大型客车的专业厂,隶属大连市交通局,系全民所有制企业,是我国最早从事长途客车生产的3个厂家之一。工厂在大连市区有10万平方米老厂区,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拥有18.5万平方米新厂区。工厂固定资产原值2500万元,净值1800万元,拥有设备532台,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1990年完成工业总值2640万元,实现利润324.2万元。1990年末有职工1278人,其中工人868人,工程技术人员88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2人)占职工总数的6.9%,管理人员142人,服务人员103人,其他人员74人。
工厂的前身为旅大市沙河口区汽车修造厂,1958年8月1日经旅大市沙河口区手工业联社筹委会批准,将沙河口交通器材合作社和第一汽车修配合作社合并成立旅大市沙河口汽车修造厂。厂址设在大连市沙河口区黄河路1099号,系集体所有制企业,主要以修理各类汽车为主,职工282人,机械设备28台,厂房1400平方米,资本金76万元。1959年工厂首次组装2.5吨群英牌载重汽车。1959至1960年3月,机关汽车修配厂、沙河口区联合厂汽车分厂、西岗区安全汽车修配社、中山公园汽车修配厂等10个合作社和小修配厂并入工厂。
1960年3月9日,旅大市沙河口区汽车修造厂更名为大连汽车修造厂,隶属于大连市手工业管理局,人数增加到695人,占地1.44万平方米。资本金达到120万元。工厂除修理各种类型汽车,还生产气缸垫、活塞环、木隔板、转向器总成等汽车配件。
1961年6月,工厂划归旅大交通局,同年8月1日,大连汽车修造厂更名为旅大汽车修配一厂。职工人数为728人,年产值346万元,利润127万元。1963年11月工厂试制出旅大市第1辆JT660型客车,1972年1月30日工厂更名为旅大汽车修造厂。
1972年10月16日,中共旅大汽车修造厂委员会成立,标志着工厂党的建设向前迈进一大步。
1980年3月7日,旅大汽车修造厂更名为大连客车厂,停止修车和配件生产,全力主攻客车生产。1983年工厂被交通部定为中国客挂车联营公司的成员和公路客车定点生产厂、大连市主要工业产品生产厂,1984年被国家经委、计委和科委定为全国14个客车生产骨干企业之一,1985年被交通部授予经济效益先进单位,辽宁省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1986年10月15日,经国家经委、交通部批准,全国客车行业“七五”期间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大连客车厂新厂在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破土动工。新厂区占地1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569平方米,其中生产用建筑面积48634平方米,35141平方米联合厂房,跨距18米,柱距16米,顶棚采用国际先进的螺栓球网架结构。这次重点技术改造总投资3500万元,1990年末已投资2500万元,建成了7500平方米综合厂房、270平方米变电所、286平方米空压机站、944延长米地下管网。新厂区引进的设备已投入生产,联合厂房已经封顶,其它土建工程和各种配套设施将于1994年底完成,新厂区的客车生产线建成后,将达到年产客车3000辆的生产能力。
企业在发展,规模在扩大,1988年10月20日,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辽体政发〔1988〕37号文件批准为中型二档企业。
1958至1990年,工厂共生产货车21个品种、7700辆,完成产值43000万元,实现利润达6400万元,上缴税金1780万元,工厂生产的远征牌客车行销全国,并打入巴基斯坦、朝鲜、苏联等国际市场。研制的国家“六五”攻关项目JT1118H型客车,1985年获交通部科技进步奖和工业产品金杯奖,1988年在全国首届乘用车展览会上获中华杯最高奖,研制的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JT6120大型豪华客车,1990年获国家科委、国家经委和财政部颁发的国家“七五”攻关成果一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