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2007年7月3日《新民晚报》A2“要闻”版
http://xmwb.news365.com.cn/yw/200707/t20070703_1477177.htm
10辆新11路电车上路10个月,驶过25万余公里路,节能与环保效果明显——
超级电容电车“考试”合格
10:00上午首发
10辆新11路电车10个月驶过25万余公里路。记者上午获悉,全球首条超级电容公交商业运营示范线,昨天下午通过了“专业考试”,专家评语是: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节能与环保效果明显,积累了大量数据与经验,为我国城市公交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运营模式。
零排放、懂节能、低噪声、行动灵活的无“辫”电车,赢得了上海市民、公交车司机、国内外同行的青睐,而它心里也正酝酿着远大计划:有朝一日,申城的电车都能把“辫子”给剪了,蜘蛛网般的架空线网将从此消失。
一场永无止境的考试
又到盛夏。还记得去年此时,新11路电车第一天上路就差点“中暑”,经技术改进后恢复了轻盈的步伐,此后便再没出过故障;今年夏天再战高温,能否顺利过关?上海奥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华黎告诉记者,过去10个月里,超级电容电车去掉了“花头花脑”的装备,如控制面板上那些司机用不着的数据,优化了整车布局、通风条件、温控设置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科研人员现在琢磨的是:能不能将冷气引入电容和变频器件——不仅车子不容易“中暑”,车厢里的空气流动效果也会更佳。
超级电容电车交出了一张出色的节能“成绩单”:每公里耗电不到1度,比普通无轨电车节电近一半;折合成人民币,每百公里花在能源上的成本只有柴油车的1/3;平均能量回收率近20%。还有一个“附加优点”是设计人员最初未曾想到的:车况、电网和外力因素,会让传统无轨电车时不时出点“电状况”,而超级电容电车上路以来一次停电事故都没有。不过,对科研团队而言,“考试”是永无止境的,最新“考题”包括:车的重量能不能再轻些,空调功率需要这么大吗,电容器是不是还有能量潜力可挖,新车设计能否更模块化以便拆卸和修理?
一张马不停蹄的蓝图
经过11路公交线路内圈的磨炼之后,超级电容电车将覆盖至11路外圈。今年底,11路电车将全体剪去“辫子”,与之配套的架空线、电线杆和人行道上磕磕绊绊的辅助设备都将退出历史舞台。值得一提的是,11路外圈改造将省下好几个充电站,价值好几十万。过去10个月的行驶经验证明,不必站站都充电。
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电车线路正式通车。到明年3月5日,上海将在中心城区开通第二条超级电容电车线路,作为献给申城电车100周岁的“生日礼物”。沪上超级电容电车的产学研团队,从现在开始几乎要“连轴转”了。有辫子的传统电车,迟早都要脱线运行;架空线还在、却已改“吃电”为“喝油”的柴油车,不仅能恢复“电车身”,而且可直接升级为超级电容电车;完全跑柴油车的公交线路,也可酌情“油退电进”。据初步讨论,2010年世博会有意向在越江线和世博园内客运专线上采用超级电容电车,各有关部门目前正策划、推进相关事宜。
一份少年老成的阅历
新11路超级电容公交示范线刚满10个月,但从电容器的攻关到整车上路,超级电容电车的“阅历”已近10年;从告别实验室到商业运营,花了8家产学研单位至少5年的协同攻关和持续创新。用市科委社会发展处处长马兴发的话来说,这是“在聚光灯下搞科技攻关,在过山车上搞协调管理”——社会各方合力推进,企业在第一线搞研发和产业化,政府各部门在背后全力支持和协调,上海市民也表现出了宽容失败的气度。作为沪上清洁能源交通工具的“首航者”,超级电容电车节能减排、系统管理、产学研合作和公众科普的经验,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眼下,美、英、新加坡等国纷纷抛来合作意向的“绣球”。沈阳、成都、重庆、杭州、南京等城市,地铁建设方兴未艾,正需要大量短途公交工具。摆在超级电容电车面前的,是广阔的市场前景。不过,产学研联合团队并不急于求成,而是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研发、培训、维修、保养等各个环节,为超级电容电车的大面积推广“厉兵秣马”。“科技创新不是件易事,还请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继续理解,继续担待。”
本报记者 董纯蕾
[ 本帖最后由 volvo 于 2007-7-5 16:2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