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男子地铁坠亡事故责任仍在认定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7-16 23: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7月15日下午3时34分,上海轨道交通一号线上海体育馆站下行(往莘庄方向)站台上,一名男性乘客在上车时被夹在屏蔽门和列车之间,列车正常启动后,该乘客不幸被挤压坠落隧道不幸身亡。事故发生后,车站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将这名男子送往医院。不过,这名男子在送往医院前已经死亡。截止记者发稿时,地铁运营公司的负责任一直未出面接受采访,工作人员表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在认定过程中,不方便透露,公司内部正就地铁安全运营措施进行内部磋商。

  据记者在事故现场了解到,当时,列车蜂鸣器与屏蔽门灯光已经发出警示,列车即将开动。在这样的情况下,这名乘客仍强行上车,由于车内拥挤,他未能挤进车厢。此时屏蔽门已关闭,列车正常启动,这名男子遂被挤压坠落隧道。

  本次事故的发生,除了该男子不顾安全信号提示,强行上车,导致没能及时挤入车厢外,地铁运营本身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据记者多方采访了解,产生事故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方面:

  关门顺序问题

  上海地铁1号线采用的是列车门、屏蔽门两扇门同时关闭,心急的乘客趁着屏蔽门没有完全关闭往里冲,那么这个时间差可能刚好导致他进了屏蔽门而车门已经关上了,由于地铁与屏蔽门之间有约28厘米,而屏蔽门底部10厘米高处就被设计成了与地面呈45度倾斜的结构,使人基本无法站稳,所以车正常启动后发生惨剧。

  自动与手动问题:

  据记者了解,上海地铁目前1号线使用的通过信号联动而自动开关的屏蔽门,若有乘客强行进入,屏蔽门的安全隐患就在其中。而4号线的则是由人工控制的,乘客反映,4号线的屏蔽门从来都是车门关闭后两三秒再行关闭,这样可以相对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

  司机目测信号问题: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地铁列车车尾处安装了一排灯,这些灯的位置就在列车门和屏蔽门之间,万一有人被夹住,列车驾驶员的视线就会被阻挡,驾驶员就可以据此作出判断,暂缓开车。当然,如果站台是弯道,就无法使用这种方法目测了。

  记者在事故发生现场观察,上海体育馆站是一个直线的站。理论上司机应该可以看见光管被遮挡。另据现场目击者介绍:当时站台工作人员发现后使劲吹哨、向车头打手势,但车还是正常启动了。记者猜测可能是司机疏忽了。

  红外感应器:

  在上海地铁,乘客被夹在屏蔽门与列车之间的事情屡有发生,当地媒体也曾多次报道类似险情,只是以前没有闹出人命,每一次都在车站工作人员或其他乘客的帮助下化险为夷了。

  此次事故发生后,大家在呼吁文明乘车之余,也有专家指出,装一个红外感应器,在有人触动之时延迟关门可以减少这类惨剧的发生。

  对于此次事故的具体原因和责任问题,记者电话连线了上海地铁运营公司,公司负责人不肯出面,据其工作人员称,一切都在认定中,不便透露。

  自地铁运营以来,上海地铁因乘客意外进入轨道而发生的事故已达40余起,死亡人数超过20人,地铁运营公司为保障乘车人的安全,自2002年启动屏蔽门项目后,先后在1、4、5、9等多条线路的地铁站台上安装使用。总体来说,屏蔽门的使用有效防止了乘客意外跌落和卧轨自杀等惨剧发生,为市民的乘车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但是,屏蔽门自身导致的事故却在近年来处于上升趋势,为次,上海地铁运营公司的负责人提醒乘客:

  1、遵守文明秩序,先下后上,有序乘车,特别是站在安全线内候车,保证自身安全,不争先恐后、故意推挤乘客可以选择候车人较少,或者车厢内较空的车门上车。

  2、听到或看到车门关闭的警示,切勿硬往里闯,而应驻足耐心等待后续列车,否则容易引发夹人夹物的危险状况;乘客可以关注车门或屏蔽门上方的灯,注意车门蜂鸣器的警示声。

  3、一旦发生危急状况,乘客不要慌张,一是车门内的紧急拉手可以应对突发情况,二是屏蔽门内也有紧急拉手,可以帮助受困乘客解围。

  4、严禁携带爆竹、油漆等易燃易爆危险品进入地铁,以防不测发生,造成严重后果,另外坐车时也不要携带尖锐物品,以防伤害其他乘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7某司机6 该用户已被删除
2
发表于 2007-8-9 00:1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4-11-6 15: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