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鹭洲广场有志愿者举行 “绿色出行”宣传活动。到厦门参加园博会的建设部城建司司长李东序听说了,很高兴,一大早和省建设厅副厅长翁玉耀、厦门市副市长潘世建一起,步行到白鹭洲广场,观看志愿者的活动。
精彩之处,他们不禁鼓掌微笑。随后,他们与专家学者、市民、企业、学生代表一起,畅谈城市交通的发展思路。
公共交通周暨无车日所要倡导的理念是什么?厦门要如何发展公共交通,如何解决交通难问题?昨天上午,本报记者采访了潘世建副市长。
修路不是根本办法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城市也一样,城无远虑,必有近忧。”潘世建说。
厦门正在大规模建设道路、桥梁、隧道,各种道路修完后,还是解决不了交通拥堵问题,还要再修,但厦门没有那么多的地可以用来修路。
原来以为,路修好了,交通难问题就解决了,但后来发现,问题还是存在。路修越多,城市会越堵。比如城市快速干道,修完之后,车子最终还是要分流到各条支路,支路和快速干道之间的矛盾又突出了。不可能把快速路修到每个人家里吧。
潘世建说,现在,厦门的交通难问题非常突出,修路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只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公共交通是城市发展当中的战略选择,不是权宜之计。优先发展公交,是厦门市政府长期要为之努力奋斗的事情。
公交要体现便捷
“目前,厦门市政府正在专题研究,如何体现公交优先理念。公交,必须体现便捷、舒适、低收费。市民反映的速度慢、费用高等问题,都在政府考虑的范围之内。”潘世建说。
厦门今年投入6100万元用于购买新型环保公交车,今后厦门市政府还会继续加大对公交的投入。潘世建说,不是有多少钱买多少公交车,而是有多少需求买多少车。公交车一定要选用环保车型,今后投入的公交车全部都要使用天然气。
潘世建说,“在我办公室里,有一张厦门地图。每条公交线路,我都用线标出来,结果发现,其中有一条路的公交线非常粗,也就是说这条路上的公交线路非常多。这就说明,公交线路并不合理。接下来,有关部门要好好考虑公交线路的调整问题,要更合理、更人性化。”
厦门要学日本模式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同时,减少小车上路。不过目前,厦门不太可能采取强制措施限制车辆增长,因为全国各城市是一盘棋。
潘世建说,灌输“绿色出行”理念,减少私家车的使用,这不是一周一日的事情。厦门要学日本模式。在日本,几乎每个人都买得起车,每个家庭都买车,但却慎用。为了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环境,有私家车,但不轻易用,在许多日本人眼里,是一种美德。大多数人出行,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私家车只在周末出游时使用。
目前厦门很多家庭都有能力买车,可以买车,但如何用车出行值得考虑。“有私家车,但慎用私家车,为了我们共同的城市。”潘世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