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22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扒”自曝公交车上行窃步骤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9 2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偷是“自学成才”
■长途汽车站作据点
■“挤车门”有专门步骤
四年前,赵军刚从东北老家来烟台时,并没有和偷沾上边儿。他在老家有工作,到烟台后没活干了,便打算做买卖,可小买卖做了没多久,赵军就发现根本赚不到什么钱,日子久了,做买卖的心也淡了,他就开始琢磨上了一个赚钱的活计———偷。
赵军告诉记者,他发现在公交站点“挤车门”偷东西的方法比较容易上手,便决定干这个。刚开始去偷时,也没有人教,因为“这东西不用学”。赵军把自己的据点选在了长途汽车站,那里人多又杂、来往停靠的公交车很多,下手的机会也多,是最适合“工作”的地方。当记者问及第一次动手偷东西的情景时,赵军想都没想地说“早就不记得了”。
虽然这种俗称“挤车门”的扒窃方式并不不复杂,但也有专门的步骤,“挤车门”到底怎么个挤法,赵军一一作了说明。
“挤车门”一般需要2—3人合作,几人有明确的分工,要各司其职。假定为三人行窃,三个人要分别承担起“堵”、“挤”、“偷”的任务。车一靠站,等车人蜂拥而上的时候,第一个人要马上挤到队伍的前面佯装要上车,但却以找零钱、问路等借口故意把住车门不让后面的人群上车,大量的乘客都挤在车门前,造成车门前的混乱和拥堵。此时,第二个人则假装着急要上车而往前挤,让队伍变得更加拥挤,同时也造成等车乘客间的身体接触,以此来麻痹大家,混淆视听。待前两人顺利进入角色后,车门前已是一片混乱,等车乘客的注意力都在等待上车的焦躁上,对自己财物的状况很容易疏于防范,第三个人也就是负责行窃者就利用这个时机选择对象下手。如果同伙为两人,则一人“挤”、一人“偷”,方式跟上述一样。赵军告诉记者,行窃者不会上车,在得手后,会立即离开作案现场。
■手机是第一目标
■被偷的大都是女性
■作案过程不超过两分钟
赵军说:“挤车门的,都选在闹市区的公交站点。”
在选择作案时间、时机、下手目标上,“挤车门”行窃有一些突出特点。
在作案时间的选择上,随机性比较大,一般来说,节假日、上下班等客流最为集中的时候是动手的最佳时机,等候上车的人越多,作案的条件就越好,得手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赵军告诉记者,自己偷的最多的就是手机,因为手机最容易得手,偷钱包的难度就大得多。一般来说,有些男性比较喜欢把手机别在腰间,这样手机贴身体太近,伸手去偷很容易被人察觉,就不容易得手;如果手机挂在手机链上或者放在口袋里,感知起来不太敏感,就比较方便下手。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借助人多拥挤趁机贴在被盗者身上,先用手确定是否有手机,然后再下手,整个作案过程大约1-2分钟,可谓“眼明手快、速战速决”。
由于夏季人们所穿的服装比较单薄,有些服装没有口袋放财物,外挂的手机比较多,相对于其他季节,被“挤车门”的机率也比较高。因为女性在性别上处于弱势,且防范意识较差,也更习惯将手机放在口袋、背包等地方,因此,赵军“挤车门”的对象几乎都是女性。
赵军们偷的手机基乎都转手销售给“通讯贩子”了。
据了解,销赃者根据手机品牌、新旧和型号按“收购价”买进,卖掉的每个手机得钱后,偷窃团伙一起分钱。据了解,由于收购手机的将价格压得很低,他们一天也分不了多少钱。
■经常失手因为“人都太精了”
■收入不高曾经饿肚子
■整天提心吊胆怕被抓
“‘挤车门’偷手机成功率高不高?”
“不高,失手的时候特别多。”
“为什么?”
“现在的人都太精了。”
和记者最初的猜测不同,赵军“挤车门”的成功率并不高,很多时候都是无功而返因,谈到因为“现在的人都太精了”的时候,赵军的口气有些无奈。
由于公交车失窃案的曝光率比较高,警方对此类犯罪的打击力度也越来越大,加之报纸等媒体曾多次进行报道,经常乘坐公交车尤其曾被偷过的人心中大都有戒备,像赵军这样的“挤车门”者也就很难得手了。
赵军一个人在幸福租房住,他并不是每天都“工作”,不“工作”的时候就在家里呆着,等钱花光了再到老地方去弄点钱。赵军告诉记者,偷来的手机他会把里面的手机卡扔掉,然后卖给二手手机收购者,再好的手机也就能卖个一、二百块钱。
当记者问及“干这个能弄多少钱”时,赵军有些无奈地说干这行的收入并不高,卖手机的钱作生活费,仅够“对付生活”而已,没有什么剩余。曾有段时间,因为“生意”不好,他的日子一度过得很拮据,甚至要饿肚子。
“有没有一天都没有得手的时候?”
“经常有。”赵军告诉记者,等了一天却什么都偷不到的情况经常发生,行窃时被人发觉也是常有的事,大多数情况下对方出于自我保护很少有大声呼叫的,但是也有例外,有一次,自己刚一动手就被被盗人发现,见露了馅儿他就打算撤退,没想到对方不依不饶地追了上来,追得自己满街跑。
谈到自己的日子,赵军坦言“整天提心吊胆”,生怕哪一天就被抓了。去年,赵军曾在行窃时被抓,后被送往劳动教养,这次是他第二次被抓。采访过程中,赵军一直面无表情,当记者劝其做些正经行当养活自己时,他的表情很茫然。
特别提醒
对付“挤车门”,民警教你几招
防扒关键一:危险时段
扒手往往会选择最拥挤的时候动手,上下班、节假日等人口高峰都是危险时段,因此市民在这个时间段坐车时要特别注意防窃。公交车靠站、等车人一哄而上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好个人物品,切不要为了挤车抢座位而因小失大。如果不是特别赶时间,可以考虑放弃过于拥挤的公交车,除了预防“挤车门”,也可以防止在车上遭人“暗算”。
反扒关键三:自我保护
不难看出,凡是被小偷盯上的人都是有机可乘的人,因此,防扒的关键是要做到自我保护,一些过于随意的习惯最好要改正,比如不要随身携带过于贵重的财物,不要把手机、钱包、现金等贵重物品随意放在口袋里,不要拿出钱包暴露里面的现金,不要把背包冲向外部等,这些行为会给扒手制造更多可乘之机,也增加了自己失窃的危险性。
反扒关键三:可疑人物
再高明的扒手也会有蛛丝马迹暴露出来,因此要注意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群,提高警觉性,对于“贼眉鼠眼”之类的人要多加警惕。此外,在上车时,对于那些目光游移、大声吆喝、贴上身、故意制造混乱的可疑人物要保持足够的戒心,如果有上述描述的情形出现,您就要多个心眼,很可能“挤车门”的戏码就要上演了。民警将扒手的特征总结了一下:第一,大多穿的较少,喜欢随身携带书、报纸、杂志和小型手包等,用以掩护作案;第二,眼睛与平常旅客不同,站在站点上喜欢东张西望,重点是看旅客的行李和钱物;第三,喜欢在车厢内频繁走动,不常坐在固定的座位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发表于 2007-11-10 09:58 | 只看该作者
收藏啦
3
发表于 2007-11-11 19:01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12 21: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