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胜利”的由来:
胜利型蒸汽机车原型车为抗日战争时期运送日军部队的铁路机车(即:后来的胜利7型),抗日战争胜利后,该机车从日军手上缴获成为战利品并命名为“胜利”型蒸汽机车。后来在原型车(胜利7型)的基础上经过优化改良设计,1956年正式投产.
胜利型蒸汽机车是四方厂于1956年制成的客运机车。编号从601号开始,到1959年停产为止,共计生产了151台。胜利型干线客运蒸汽机车投人运用后,使长途直达旅客列车扩大了编组,客车数量由9辆增至 13辆,取得了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胜利"(代号SL)这一名称是1959年变更机车型名后,对轴式为2-3-1的"ㄆㄒ"型("太平洋",PF,RM)机车的统一规范名称。区分的标志是:ST型600号以上的机车是四方机车车辆工厂的仿制车,600号以下的主要是日伪时期的パシロ型机车。
机车型号 胜利型蒸汽机车(5型 7型)
机车编号
级别 中型
技术 日本(胜利7型在抗日战争后“胜利”7型成为战利品)
制造国 中国(原型车为日本)
制造厂 四方机车制造厂
首台生产年份 1956
累计产量/台 151
用途 干线客运
轴式 2-3-1
轨距/mm 1435
整备质量/t 100.231
粘着重量/t 62.21
动轴轴重/t 20.6(平均)
轮周功率/马力 1475
模数牵引力/kg 16880
总效率
单位马力质量/kg 59.15
构造速度/km/h 110
通过最小曲线半径/m 145
固定轴距/mm 3660
机车总轴距/mm 10110
煤水车总轴距/mm 6350
机车及煤水车总轴距/mm 19683
最大高度/mm 4622
最大宽度/mm 3203
机车及煤水车总长/mm 22618
煤水车装煤量/t 14
煤水车装水量/m3 30
火箱型式 圆顶宽箱
过热器型式 A型
蒸汽压力/大气压 14
炉床面积/m2 4.84
火箱容积/m3 8.23
汽缸数目 2
汽缸直径/mm 570
鞲鞴辅行程/mm 660
最大遮断比 80%
状态:退役
[ 本帖最后由 莱恩之星巴士 于 2008-7-17 21:37 编辑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