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公共汽车开通的线路越来越多,公交车已成为郑州市民出行的主要工具。与汽车相比,近代更能发挥城市公共交通作用的无轨电车(个别城市还保留一种有轨电车),在一些大中城市已经大显身手,让郑州市民非常羡慕,他们迫切希望郑州也有无轨电车,给市民出行提供多方位的便利。
郑州市政府顺应了市民的这一要求,于1978年4月开始筹建无轨电车,首期工程总投资近700万元,成立了“电车工程会战指挥部”。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等城市组成的援郑电车工程技术顾问组的指导下,修建了电车停车场、供电所、整流站、修车坪,组建电车线路队。之后,开始架设线网13.3公里,埋设地下电缆25.7公里,栽置大小电线杆600多根,从上海购置了沪产SK561G型铰接式电车20辆。1979年5月1日,郑州有史以来的第一条无轨电车线路——101路正式开通运营。由省人民医院发车,途经纬五路、人民路、太康路、铭功路、火车站、中原路、建设路至郑棉六厂,线路全程12.7公里。郑州有了无轨电车,用电作为动力,是现代社会提倡的环保型公共交通工具,一开始就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由于乘坐电车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1980年10月1日,又开通了102路电车线路,由火车站至电缆厂招待所,全程长7公里。1984年9月1日,继续开通了103路电车线路。由紫荆山百货大楼至电缆厂招待所,线路全程长10.1公里。三条电车线路的开通,承担了城区36.7%的客流量,促进了郑州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为加强对无轨电车的管理,1995年在公交公司电车场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郑州市电车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又相继开通了104路、105路电车线路。近些年,通过合理调整线路,保留了101路、102路、104路三条电车线路。时至今日,郑州的无轨电车车辆已发展到70辆,线路长度接近50公里,随着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无轨电车已是郑州城区公共交通的主要组成部分,成为郑州引以为荣的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