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公共交通通过竞争是不是能带来乘车便利和低票价,我觉得有待商榷的。
就以太原市为例,有一个村村通线路454,当他开通的时候,走汾西公路,票价1-2元,车车爆满。
先说呼延至柴村段,公交公司看到454开通后12支客流下降厉害,于是参与了竞争,将12路临时延长为12支,双方争夺了半年,还相安无事,因为12路当时车距比较长,没有多大优势,454客流虽然不是爆满了,但人还是不少的。数个月后,由于这里路况很差,修车成本太高,454开始逐步改线了,留小部分车辆继续在汾西公路上运营,而12支却不得不加大了配车来消化客流(这纯粹是公益行动了,长达16.5公里的路线票价1元,并且车况被折腾的极差,造成了严重亏损),运行了1年多以后,实在无法支撑了,最终12支也改线了。
这个结果是没有预料到的,竞争的结果居然是都没车坐了,这里要补充一下,在454开通之前,有每天固定6班的12支在运营。
再说柴村至美特好滨河店这段,454从柴村直达胜利桥东,于是大量分流821路客流,公交公司曾经也谋划开线竞争(如果真这样做,821就和新开线自相残杀了),由于当时要涨票价,就先推后了一下,结果票价上涨以后,公交公司发现454居然跟着821一块上浮了柴村至美特好段,短短7公里票价1.5元,而由于ic卡能打折,大部分被454分走的客流又回到了821,这是公交公司没想到的,就自然放弃了开线竞争的想法了。
之所以出现上述乱象,和这一带的客流不太高有关,如果对太原公交市场也引入竞争,类似这样的乱象就会大量出现,454是目前唯一不按照划定路线运营的村村通,完全和835支重线,对于中北来讲,是更加方便了,但对于原定路线的居民来讲,却是更加困难了。
顺便再说一句,821路全线19.2公里,定价1.5元(开线时定价1元),处于保本状态(但因为路况太差,修车费用不堪重负,实际上也是亏损严重),这么看,821这类线路的公益作用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公交公司也要生存,因而就需要618这类线路的利润来弥补其亏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