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江苏地调院地灾中心承担的《新建铁路上海至南京城际轨道交通(江苏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通过专家评审。《报告》系统查明了沪宁城际铁路沿线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地质灾害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地质灾害防治对策及建议。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之一,交通极为繁忙。其现有的铁路运能已趋饱和,其中沪宁铁路利用率已达100%,高速公路运量也已超过设计承载能力,因此区域城际快速轨道网的布局将是长三角地区未来交通构架的重点。
沪宁城际轨道交通工程途经南京、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以及上海等地,自西向东穿越整个江苏南部地区,全长300.193km,其中江苏省境内约271.1km,沿途共设27个站点,除南京站维持现有规模,其余均为新建车站。线路敷设形式主要有路基、桥梁、隧道三种,其中桥梁占全路段的50%左右。桥梁工程共有特大桥36座,大桥23座,中桥54座(共113座),隧道工程共有隧道5座,主要分布于线路西段宁镇山脉一带,均为双线隧道。
勘查表明,沪宁城际轨道交通(江苏段)沿线跨越低山丘陵、侵蚀堆积平原和堆积平原三大地貌单元,地质环境背景较复杂,地质灾害种类主要为地面沉降、地裂缝、滑坡、崩塌、岩溶地面塌陷以及特殊类岩土灾害。
本着“以防为主、因地制宜”的原则,该院地灾中心技术人员针对各地质灾害特点、发展趋势、形成因素等,提出如下防治对策和建议:对地面沉降、地裂缝及岩溶地面塌陷灾害的防治,建议在轨道工程沿线设立监测标志,以随时掌握地面沉降、地裂缝灾害发展动态,保护轨道工程的安全;尽量避免在斜坡体顶、中部和坡脚同时施工,以避免滑坡、崩塌类灾害;针对特殊类岩土灾害,建议在膨胀土分布段施工宜安排在少雨季节进行,做好边坡的支护和防排水设施的修建,保证路基的稳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