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日起,《哈尔滨市城市公共汽车电车轮渡船客运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其中对驾驶员的服务行为提出明确规范。但新规出台两个月,公交服务质量并未有大改观
连日来,不断有市民反映,哈市公交车司乘人员文明素质和服务意识不尽人意。本来哈市交通基础设施就比较薄弱,如果服务再跟不上,公交优先何日能实现?
1
公交陋习屡见不鲜
赶圈 3日14时许,道里区北安街21路临时公交站台,一辆车牌为黑A92115的21路公交车即将入站,正当一位等车的乘客朝着21路走过去时,这辆车却根本没停,径直离去,气得乘客直跺脚。也在等21路的赵大爷说,太不像话了,司机一看没有下车乘客直接就跑了,也不把等车的乘客放在眼里呀!
粗鲁 在ZF部门工作的马女士几天前在道外区大方里小区附近116站台等车,车刚刚靠站就听见司机大喊:“快点,快点,下面快点上。”而一些着急上班的乘客就说:“装不下了,快走吧!”没想到这一句话惹怒了驾驶员,不由分说便和其中一名乘客吵了起来,后来在大家的劝说下才得以化解。而就在上个月,哈尔滨一辆7路公交车驶到老龄委附近时,该车驾驶员因为跟车前座一个生病老人就开窗问题发生口角,随后该车司机表示车坏了,把全车乘客撵下车。
随后,记者又分别对多条公交线路进行走访,除了上述一些问题外,公交车司机还存在随地吐痰、争道抢行、突然刹车等问题,这些陋习造成乘客对于公交服务的不满。
2
野蛮驾驶利益作祟
一直以来,哈市公交行业对于驾驶员都有相关管理细则,而今年5月1日哈市又重新修订出台了《哈尔滨市城市公共汽车电车轮渡船客运管理条例》,再次对公交运营服务标准做出详细规定,连带的处罚细则也一目了然。然而,法规面前为何驾驶员违规运营现象依旧存在,采访中,一位业内人士表示,驾驶员“野蛮驾驶”很多是由于追求经济效益所致。
据悉,目前,哈市公交车司机工资都是按照跑车圈数来计算的。国营线路根据线路长短跑一圈基本在13至15元之间,没有底薪,没有任务,干一天休一天,跑得越多赚的越多,一个月下来工资大约在1200至1500左右,而一些民营线路跑一圈的价钱会比国营线路略高一些,但有任务规定,如果没完成会受到相应处罚。除此之外,公交车驾驶员要自行承担运营过程中出现事故的赔偿问题,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很有可能一个驾驶员要赔上一个月、甚至一年的工资。在这些背景下,一些驾驶员为了多赚钱,干脆野蛮行车,见路就走、见缝就钻。
管理不严也是造成公交车野蛮营运的另一因素。据了解,目前,哈市上到公交行业主管部门,下到车队都有相应管理细则来规范驾驶员服务行为,但由于公交行业劳动强度大、待遇低,出现了驾驶员用工荒的问题,而一些企业为了保证出车率被迫降低门槛,导致公交驾驶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参与营运的人员鱼龙混杂。即使有明确的法规条文规范,但在保效益、保出车率面前,一些公交企业不得不向驾驶员作出让步。“现在公交企业大多亏本经营,驾驶员工资也不高,很多司机都跳槽了。一些公司为了保证出车率,驾驶员连着上几天班,特别辛苦。所以,只要驾驶员不违背大原则,没造成严重社会影响,即使在服务上差了点,公交公司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要是处罚太过严厉,一些司机大不了就走人了,这将直接影响出车率,后果更严重。”一位公交线路老总说。
3
管理模式亟待完善
曾参与过公交行业管理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公交驾驶员暴露出来的问题,表面看是哈市公交行业服务质量存在瑕疵,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哈市公交行业在运营机制和管理模式上还不完善。管理部门要想提高驾驶员的自身素质首先要把住门槛,不能什么样的人都可以参与公交营运,在技术方面达到相应标准的同时,驾驶员要具备公益事业服务优先的理念,倡导公交优先的同时,提升驾驶员的服务意识。同时,管理部门应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适当提高驾驶员的工资待遇,增强驾驶员对公交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心,树立起重安全、重服务、淡化里程数量的考核制度,增强行业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让驾驶员安心工作,不必为挨罚,或“填饱肚子”而忧心忡忡。
哈尔滨市社科院一位专家认为,今年5月1日哈市出台的《哈尔滨市城市公共汽车电车轮渡船客运管理条例》,已经对公交行业服务标准作了详细规定,即使这样公交驾驶员还陋习频现,说明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把法规落到实处,忽略了法规的严肃性。纵使哈市存在“用工荒”问题,也不能以此为借口纵容个别驾驶员的违法违规行为。
10.7.9黑龙江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