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奔的“公交列车”
——北京祥龙公交客运有限公司发展纪实
作者:潮 润 孙 之 编辑:戚本逊 日期:2006-08-30
引子 时光回溯到1999年。4月1日这一天,京城人欣喜地发现,34部以明黄色为基调、车厢两侧写着红色大字“运通客运”的公交车辆分三条线路,驶上了北京街头。见惯了公交垄断经营的北京人,只觉得眼前一亮,充满了好奇。一石激起千层浪。社会各界对这个公交新兵给予格外关注。 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弹指间,历史已走进2006年。6年多过去了,昔日的“运通客运”如今已更名为“祥龙公交”。企业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历程。以往的几十部车变成现在的近2000部,当初仅有的几条线扩充到了29条,年运送乘客1亿多人次,年运营收入达到2亿多元,利润200多万元。“祥龙公交”已成为北京公交市场的一支重要力量。 回首“祥龙公交”发展、壮大的历程,它就像行驶在公交市场化道路上的一辆列车,始终在轰鸣前行!
创业:奋勇前进 “祥龙公交”最初还叫“运通”时,是由市交通局下属大件运输公司演变来的。大件运输公司曾声名显赫。当年周总理来此视察过。改革开放后,大件货运市场逐渐放开,竞争激烈,大件运输公司效益连年下滑。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大件运输公司及时做出战略调整,成立通达出租公司,转而经营货运车出租,兼营长途客运。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货运市场竞争更趋激烈,通达公司继续从事货运业前途暗淡,于是开始琢磨向公交领域迈进。但公交长期垄断经营的局面使他们难有作为。恰在此时,时任北京市委书记的贾庆林说,公交能否放开,搞社会办公交,可以试一试。“可以试一试”,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意味着公交垄断经营的状况将被打破。通达公司紧抓机遇,加快了线路勘察、立项申报、新公司筹组的步伐。很快,借着改革的春风,“祥龙公交”的前身——北京运通客运有限责任公司被批准挂牌成立。 一诞生就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的“祥龙公交”,创业的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苦奋斗、拼搏奉献精神。 “祥龙公交”简陋的办公楼几年来仿佛在默默诉说着这种精神。他们不是没有资金进行改造,成立以来,每年都有百万元的利润,装修一下易如反掌。但他们舍不得,省下钱用在“刀刃”上。他们深知,自身实力还很脆弱,他们这辆“公交列车”还要远行,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精神不能丢。就这样,办公楼至今如旧。 “祥龙公交”一改售票员坐着售票的服务方式,不设售票员专席。售票员站着流动售票,上下车服务,一天走动的里程,相当于爬三个香山,本来劳动强度就挺大,一个班次下来已累不堪言,还要加班加点,但少有怨言。当时“祥龙公交”司售人员主要是下岗职工,能够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大多数人很珍惜,打心眼里想把工作做好。下岗职工苏秋英为能快速准确无差错售票、报站名,白天在车上工作十几个小时,晚上下班料理完家务后,还要和爱人一道演习卖票、报站,一练就到深夜。她还不辞辛苦,利用休息时间带着地图进行沿线实地考察,摸清换乘路线和准确地点。年近40岁的满芙蓉同样是名下岗职工。在凛冽的寒风中,她曾带着笔记本走遍沿线的每个地方。有段时间,她的腿站肿了,嗓子喊哑了,但仍然坚持上班。公休时,赶上队里缺人,她随叫随到,就像一架不知疲倦的机器,任劳任怨地在售票岗位上运转。对苏秋英、满芙蓉这种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再就业先进人物,“祥龙公交”将她们树为典型榜样,大力地进行宣传,号召大家向她们学习。由此在企业形成了“想干事、争干事、干好事”的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造就了“不是你让我干,而是我要干”、再苦再累也不怕的可喜局面。 一个企业,有了这种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精神,什么困难都能踩在脚下! “祥龙公交”的党员干部一直站在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前列。“祥龙公交”创业之初,一无资金,二无场地,三无厂房,400万元贷款全部用于购车,白手起家的“祥龙公交”,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一次眼看连买油的钱都没了,就在这时,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凑了7万元,解了燃眉之急。“祥龙公交”的管理人员少,一人多岗,一个人干好几个人的活,要完成任务,不加班加点根本别想,双休日也变成了单休日,开会研究工作,有时直至深夜,但大家习以为常。 101路是“祥龙公交”最早开辟的三条线之一。总站设在望京地区。场地是租来的,办公用的是自己搭建的简易板房,没有空调,冬天室内滴水成冰,夏天桌子烫手。刚开通时,只有十几辆车,为保证运营,党员干部就加班加圈,没人要加班费。 艰苦创业、拼搏奉献是世间最美丽的花朵。“祥龙公交”盛开着这样的花朵,编织着靓丽的风景线。它被“祥龙公交”视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企业文化的灵魂。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他们长期不要ZF补贴,却没亏损,连年创出可观的利润;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他们把一条条线路布在京城的大街小巷,创出了享誉京城的公交品牌。
管理:助推前行 在“祥龙公交”有句生动贴切的话叫做:“我们的日子过得非常细。”细在哪儿?细在节约上。“祥龙公交”一年有一二百万元的利润,可以说那是一点点抠、一点点省、一点点节约出来的。在“祥龙公交”,煤水电气费、办公费、劳保费、通风费都列入预算,有指标定额,而且每年下调指标,并纳入目标管理考核,超标惩罚,节约有奖。原来 “祥龙公交”车做二级维护,都得把车开到公司修理厂,往返费时费车。为了节约,公司在上地车队进行改革,投资不多,建起一个修理车间,二级维护就在车队做,既提高了维修速度,又避免了浪费。 “祥龙公交”的燃油费用大约占总费用的30%,这就决定了节油是牵牛鼻子的工作。于是,什么时候着车灭车,怎样平稳驾驶都被他们制定出规范性要求,还每年组织节油大赛,提高节油水平。这些使“祥龙公交”单车平均油耗竟能低于出厂指标。“祥龙公交”如此精细化的管理举措,大大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 “祥龙公交”最初由于规模不大,人员不多,管理采取的是扁平化模式。这样做,管理层次少,管理岗位少,从公司到车队,管理一步到位,一竿子插到底。这在当时是恰当的。2002年,“祥龙公交”的上级单位祥龙公司做出重大决策,将原属市运一、三、十公司等七八家公司整建制划归“祥龙公交”,“祥龙公交”从此规模突然变大起来,扁平化管理已不再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于是,他们建起两级规模化管理模式,将具体管理重心下移到车队,公司更多的是从宏观上进行总体控制协调。2005年末,“祥龙公交”又进行了较大的管理体制改革,成立了6家分公司,分公司下辖几个车队,公司本部管理机构缩减,管理干部减少了五分之一强,减下来的管理干部,大多被充实到了分公司、车队。这次改革,使“祥龙公交”进一步形成了层次分明、各司其职、责任明确的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祥龙公交”不少职工来自下岗人员,文化水平偏低,综合素质不高。怎么办?靠培训。公司成立了培训中心,除进行岗前培训,还负责对所有员工进行在岗培训。不胜任本职工作的、末位淘汰下来的、出现重大违章违纪的人员,都要进入培训中心进行系统学习,合格后再行分配工作。针对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每年都结合企业实际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坚持数年必有好处。“祥龙公交”的员工培训工作,成果颇丰,员工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无论在司售岗位,还是在管理后勤岗位上,都为企业增效发挥了作用。目前,“祥龙公交”的司售人员流动到别的单位,免上岗培训,因为“祥龙公交”培养出来的人素质好,用着放心。 “祥龙公交”对员工的管理有严格的一面,更有人文关怀的一面。“祥龙公交”职工的劳动强度大,收入也不高,有的家还离单位较远。公司非常体谅职工的苦衷,在为他们上好养老、失业、大病、工伤保险的基础上,努力改善职工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建立了职工之家,配备了电视机等电器用品,还建有医务室、理发室、浴室、食堂和集体宿舍。集体宿舍内安装了空调,实行家庭保姆式的服务,充满了温馨。在分配上则向一线职工倾斜,司售人员每年都长工资。2005年,司售人员加薪,管理干部却没长,令司售人员非常感动。 “祥龙公交”这辆列车装载的管理“引擎”,动力是充沛的、强大的。正因为有了这种动力,它才在公交市场化的道路上得以飞奔疾驰。
服务:引领向前 2003年,一位日本游客乘坐“祥龙公交”的车外出,下车时把包落在车上,包里有价值3万元的贵重物品和在中国拍的珍贵照片。司售人员把包交给车队后,经多方查找,终于和远在新疆的日本游客联系上。这位日本游客原以为包丢了不可能找回,没成想竟失而复得,喜出望外,连连称赞“祥龙公交”太好了,中国太好了! 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是“祥龙公交”奉行的最高宗旨。他们的司售人员,统一着装,佩戴胸卡,文明用语,礼貌待人,仪容仪表得体大方。他们的车辆干净整洁,能做到雨后4小时车身净,每圈回来都打扫卫生。 乘客坐公交车,最关心的莫过于安全。在有些线路,由于公交车重叠,司机为多拉快跑,争抢进站等不安全行为时有发生,让乘客担惊受怕。“祥龙公交”几乎所有线路,都有重叠现象。为确保乘客安全,“祥龙公交”要求司机礼让行驶,不抢,不争,按规定停靠站,平稳驾车。对有不安全行为的司机,一经发现,马上进行帮教。出了安全事故,即使没有“祥龙公交”司机的责任,也要求从自身多查找原因。2004年8月,一位司机发生刮车事故,纯属对方责任,但公司安全部门还是让他到培训中心学习。最初他情绪挺大,认为自己没错,何必来学习。后来培训中心安排他到路口站点执勤,疏导交通,维持秩序。他发现,路口拥堵,交通事故很多都是驾驶不规范、违章造成的,由此认识到规范驾驶、安全行车的意义所在。后来他回到车队,表现突出,进入安全行车前10名。 “祥龙公交”的司机上岗要接受严格的安全教育,使司机知道要安全,会安全、懂安全。公司和车队都有专门安检部门和人员,实行走动式线路监控法,发现问题随时记录随时处理。为避免司机争抢客源,忽视安全,公司降低了票款收入提成比例,增加了固定工资份额。公交行业通常将违章驾驶率定在25%左右,“祥龙公交”高标准,严要求,定为10%。车队连续3个月达不到公司定的违章率标准,主管安全的人员辞职,公司超标,安保部门领导辞职。车队一人违章,众人受罚,结果,实际执行中最好时仅有4%,创下了同行业的最优。 “祥龙公交”每年搞四次乘客满意率调查,调查对象达2万人次,满意率没低于过98%。多年来,“祥龙公交”收到的锦旗数以百计,表扬信数以千封。
尾声 “祥龙公交”较早就驶上了社会办公交的征程,并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将一棵幼苗撑成了参天大树。幼苗能长成参天大树,固然得益于北京公交需要大发展这样一个契机,但“祥龙公交”自身的努力同样不可或缺。人们常说“有为才有位”。“祥龙公交”作为北京社会办公交的第一个吃螃蟹者,在长期没有ZF补贴的情况下,以从未亏损、连年赢利的“作为”,以打造出的享誉社会的优质服务品牌,向世人证明了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完全可以向社会放开,社会参与办公交,完全可以搞得很好。他们的成功,也为自身赢得了应有的地位,当公元2006年来临之际,他们迎来了不少喜讯:破天荒地获得了ZF1亿元的10年期贴息贷款,还有燃油补贴1200万元;他们的优秀售票员满芙蓉被评为2006年北京公交战线唯一的全国三八红旗手。这些都说明,“祥龙公交”的业绩得到ZF和广大群众的认可。我们相信,有了“位”的“祥龙公交”一定会更加有“为”,这辆飞奔的“公交列车”一定会跑得更快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