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l19881117 于 2010-7-29 22:20 编辑
今年,哈尔滨市民出行有点儿难。面对出租车难打,公交车拥挤不堪的局面,一些想转乘空调公交车的市民发现,空调车几乎在哈市绝迹了。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目前,哈市的空调公交车线路减少七成,车辆数量减少了六成多。专家表示,空调车是公交事业的一部分,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ZF和管理部门应加强扶持力度,提升服务。
近20条线路
仅存5条
家住学府路的市民杨女士说,上周末她和朋友去远大购物,回家时,等了半天也没有打到出租车,无奈她来到104路公交车站。看到等车的人较多,拿着很多东西的杨女士就决定乘空调车,希望能有空座。可是等了近半个小时,也不见一辆空调104路车开过来,后来跟附近的报摊打听才知道,已经很长时间看不到104路空调车了。
与104路空调车一起消失的还有其他十多条线路。记者从哈市交通局了解到,哈市的空调公交车最早出现在1999年下半年,随后不断发展壮大,最多的时候,哈市有近20条空调线路、400多辆车。当时,哈尔滨市电车总公司有101路、102路、103路、104路、107路、109路和110路空调公交车。然而,109路运行不到一年就撤销了,101路也很快回归普通公交车。近两年来,随着到达报废期公交车的更新,哈市电车公司的7条空调公交车线路已全部退出市场,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的豪华客车。哈尔滨市汽车总公司曾有2路、5路、6路、13路和14路共5空调线路,现在只剩下2路和14路空调车在正常运行,其他线路都已经先后被取消。
目前,哈市市区仍在上路运营的空调公交车仅有86路、91路、218路、14路、2路,车辆总数不足200台。
运营8年成本难收回
为什么曾经风靡一时的空调公交车会销声匿迹呢?
据哈尔滨市公共电车总公司运营信息部部长尹绍纯介绍,空调车刚上线时确实火了一阵子,但时间一久,坐的人渐渐少了,造成了空调车的空驶率高,有时能达40%以上。尤其是非主流线路的空调公交车,除了在早晚高峰期间能满载乘客之外,平峰期的空驶率更高。
尹绍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进一台空调公交车的价格是50万元左右,比普通公交车贵一倍。空调车油耗较高,一天的运营成本在六七百元,比普通的公交车高100多元,而且油价仍在逐年上涨,成本投入不断提高。而在春、秋淡季,空调车有时一天只有五六百元的营业额,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的运营,有时候还得赔钱。
空调车的维修费用也远远高于普通公交车。一位公交车司机告诉记者,空调车的配件一旦出现问题,只能到厂家去购买,而且价格很高。到了后期,只能从已经报废的车辆身上拆配件,“拆这车补那车”。由于购车、运营、维修成本都比较高,即使到了8年的报废期时,部分空调公交车连成本都没能收回来,不得不退出市场。当时,哈市一家民营公交企业曾购置了100多台空调大巴,但几年下来,企业亏损严重。为了保证效益,该企业把到了报废期的空调车全都换成了普通的公交车。
空调车管理、 服务缺失
空调公交车的运营成本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公交企业均表示,成本高、收益低,所以空调车必然要面临被淘汰。那么,是什么造成了空调车的效益不佳呢?
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当初引进空调车也是借鉴了其他城市的经验,但在几年的运营中,空调车一直处于亏损境地,起初有的线路以降价来吸引客源,但这条路似乎行不通,因为ZF和物价部门在对空调车定价时候已经考虑到空调车的造价、配置等各方面因素,随意降价会引起无序竞争。此外,空调车实际运行管理上还缺少配套的政策。
哈市交通局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季节差异是效益差的原因之一,但公交线路设置重叠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一些主要繁华街路,多条公交线路重复,甚至同一段路七八辆公交车都能到达,乘客可以有多种选择。在路程不是很远的情况下,乘客为什么要多花一元钱去乘坐空调车呢?
对于空调车退出市场的原因,市民还有自己的见解。市民杨女士说,空调车出刚出现的几年,干净、舒适,确实吸引了很多乘客。但渐渐地,空调车的档次降了:车体老化;温度不达标,即使在闷热的夏天也经常不开空调,一问就说坏了;车辆缺少维护,车窗、座椅满是灰尘,坐垫脏乱松动。多种原因让市民觉得花2元钱乘坐和普通公交车同样条件的空调车有些“冤枉”。所以,空调车空驶率高,不只是市民舍不得掏钱,公交企业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空调公交车还需扶持
哈市空调公交车上道伊始就成为哈尔滨街头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其蓝色玻璃窗、软包坐椅一直成为其区别普通公交车的标志性特征。虽然空调车票价比普通公交车贵一倍,但空调车的舒适,仍受到了大家的青睐。市民王春雨说,对于很大一部分白领阶层来说,每天乘坐普通公交车上班太挤,委屈了自己,而每天打出租车上班又承担不起,所以乘坐2元钱的空调公交车是比较理想的选择,支出不高,环境舒适。
虽然一些市民期待着能坐上干净、舒适的空调车,但公交企业却非常慎重。在哈市仅存不多的仍在运营的几条空调公交线路中,86路的票价一直是一元钱。该车队高队长告诉记者,该线路共有35台公交车,是2002年上线的。但通过几年的运营情况来看,收益甚微,一台车每年的运营成本比普通的公交车要多出近3万元,35台车就是100多万,这对企业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其他仍在运营的空调车也一样,目前都是在硬撑着。高队长表示,再过2个月,86路车将进行车辆更新,考虑到成本的问题,车队有可能更新为普通公交车。
哈市交通局公交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卢波表示,哈尔滨作为省会城市,从其规模和城市发展考虑应该配备空调公交车。但作为管理部门,在公交企业购进新车时,只能在是否节能、设施配备、安全性方面加以约束,至于是普通客车还是空调客车,企业有权自己决定。
哈尔滨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刘轶梅表示,发展城市公交事业,社会效益和公益性都要体现。空调车是公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门,对城市交通面貌的改善、服务意识和水平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且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出行需求。作为公交企业不能只注重经济效益,ZF和管理部门在对公交事业进行规划时,应该加以引导、协调、管理,对车辆进行合理配备,对空调车的发展进行扶持。并且,在满足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也要加强软件的完善,提升服务质量,来得到社会和市民的认同与支持。
来源:黑龙江晨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