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评论】假如“空吃油补”未被曝光
□那可
近日来,经过媒体反复曝光,哈尔滨79路公交车钻国家油补的空子,为赢得利润最大化竟然故意让一半车辆“趴窝”,这事一经爆出立刻成了众矢之的。据知情人透露,按现行公交车油补规定,每台公交车每天都会获得油料补款50多元,无论公交车出勤与否。这样积累下来,一年一台公交车获得的油补将是2万余元。而一台公交车一天的耗油量是200余元,如果把车都封存起来,不但一切风险和出车的成本省下了,还能从油补中干赚一笔。据报道,79路车半数“趴窝”不出车反而每年能给公司带来几十万的利润。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了果戈里笔下能替人赚钱的“死魂灵”。“死魂灵”的罪恶勾当最终被人揭穿,而民营公交车的猫腻能否都大白于天下?
其实说起哈尔滨市的公交车问题,好多人都是一肚子气。可每次有人跟相关部门反映,车队都会找到一个“合理解释”——利润低、司机少、路不好……说的好像真是那么回事,让那些依靠公交车出行的普通百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尽管不满意,但也只能将信将疑、忍气吞声。去年冬天,公交车闹司机荒的时候,就有相关媒体统计过,市民反映等车难的公交线路,民营占了八成。很多民营公交线出行率只有百分之六七十,个别线路更是直降到了惊人的百分之二十五。谁能说清楚,这些线路是真的有困难,还是在吃油补?如果是后者,这些公交经营者如何敢这样明目张胆地不顾百姓出行,赚取昧心钱?
根据笔者了解,民营公交线路在开通之时,与管理部门都签订了合同,合同中明确规定:“公交运营线路出车率须达到92%以上,不足者将会被取消运营资格。”可是客运管理部门对此有过切实的监督吗?这样硬性规定变成了弹性规定,甚至是绵性规定,难怪黑心经营者有恃无恐。管理者的失职,带来的是国家、百姓利益受损。
再说国家油补,本是鼓励发展大公交的有力之举,可审核和监督机制如此不健全,愣是让一些黑心经营者钻了空子,到头来国家拿出的油补非但没有为百姓出行提供便利,反而成了一些人的来钱道,这不能不叫人愤怒。
愤怒之余,人们不禁要问:假如79路公交车“空吃油补”未被曝光,那么交通主管部门有没有能力查出真相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