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四喜 于 2010-8-12 00:06 编辑
其实在这个网站潜水很长时间了,貌似从大一开始,但是现在已经参加工作一年了才第一次发帖子。工作了,上调到新单位了,经常加班写材料,每每加班之后,已是华灯绽放,在一天疲惫之余,总是把乘坐公共汽车回家作为晚间生活调剂的一种享受。单位公主坟、家在东直门,每天七点二十准时出现在地铁东直门站,在人流簇拥下挤上地铁,开启一天的行程。晚上了,不担心上班迟到了,总是觉得如果再在地下铁中行走,看不到路上的风景,仿佛与世隔绝一般,于是乎选择了公共汽车。晚上的公主坟车站已没有白天时的喧闹繁华,经常在公主坟等52路的乘客只有我一人,而52也通常不辜负我的期望,总是在靠窗的位置给我留个座位,让我能坐下来欣赏着神州第一街的风景。木樨地、工会大楼、复兴门,一路上霓虹灯逐渐闪亮、风景渐次繁华、车厢内也逐渐拥挤,每每到了西单站就已经是满满当当了,但是风景却愈加亮丽,进过西单路口后,我总是下意识的往路北看,不是为了看新华门的石狮子,而是种男海周围耸立的塔吊建筑,因为塔吊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单位名字,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原先呆的下属单位就是建工企业,在长安街上无论是军事博物馆还是八一大楼或是盛世之鼎、中组部、中宣部大楼都留下了前辈同事心血与汗水,长安街也是这家国企最好的展示橱窗,一座座建筑如同流动的音乐,混入了企业发展的交响曲里。汽车一直向东,经过了像鸟蛋一样的国家大剧院,就到了最引人瞩目的天安门,无论是纪录片也好、宣传片也罢,或是电视新闻,播发和首都北京、和国家大政方针有关的消息时,出现的北京很多都是车辆穿行在天安门前,如同士兵接受检阅。即便北京的地标有那么的多,但是如果剩下最后一个,永远是天安门,这是北京作为国家的政治首都最浓烈的底色。夜晚时分、天安门上轮廓灯早已开启,广场上的华灯也已经恭候多时,从车窗探望,总觉得夜晚的那幢建筑少了白天时的庄严肃穆,更多了几分富丽与辉煌。经过天安门,东长安街的灯光更加明亮,似乎昭示着北京城最繁华的地区即将到到来,在车上观望的我,也逐渐有了一种近乡的感受,从小就在东部地区成长,对城东总是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受。很快,公共汽车就要到北京站了,车上已经不再是稀疏的乘客,而是拥挤的场所,经过了夜晚历久弥新的北京站,我就要下车去换44路了,在下车之余,既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感,又夹杂着些许告别长安街的不舍,通过长安街的旅程已经结束,一天的工作生活似乎也要告一段落。一天的生活,满载着收获,夜晚的公交车之旅,为充满着成就、喜悦、紧张、困惑的工作日涂抹了最为浪漫、阑珊的底色。
不好意思,和大家平时喜欢看的什么路线变更内容不同,写起来很啰嗦,就是觉得每天夜晚的心情很特殊,于是就留下了这点滴笔墨。文字很鄙陋、也没有认真推敲过具体的文字,献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