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kevinmarue 于 2011-5-6 00:16 编辑
回复 东暖 的帖子
先生,既然你说的RNP这么精确,那么告诉我为什么飞机落到了跑道前面?
按你的说法机组应该相当了解进场的所需条件,但是很不幸,飞机落地的姿态显示机组误判高度至少是少了30-40才能落在那个地方接地
气压式高度表只能给海拔高度不能给距地高度,而无线电高度计是利用回波来探知距地高度的,
你知道的飞行状态记录里面显示出这个数据吗?不,找不到这个数据,
连现在的747-400也不能记录这个东西,读取飞机进场时候的这个数据仍然需要机场塔台的雷达监视记录。
你说的二次雷达跟我说的好像不是一回事,伊春的二坐标雷达只能显示距离方位,只有航管的雷达有高度显示,告诉我机场进场的区域航管还有作用吗?我更想知道那个区域的雷达员根本就不在岗,那天雷达员下班了是吗?
实际上首都机场的情况也是这个样,飞机开始进场的时候只有机场塔台,航管调度不起作用,机场雷达也只有捕捉到飞机以后才能知道高度的,所以不能给出合适的下降高度做建议,这是常识,飞过的都知道的,而且飞行手册里也贴有建议遵照执行。
我显然知道最后进近阶段是不能无线电通讯的,但是如果错判高度的话是在机组开始着陆程序的时候就已经是错的了,这才是为什么地面检查都正常,飞机姿态记录也正常,但最后时刻却落到了跑道前面。
不过,我更怀疑的是,机组没有那个区域的导航图,或者导航图资料不准确,也不清楚夜间进场该怎么办,所以机组在自己做决定,看起来一切井井有条,按程序走的,实际上完全都不对,机长又在凭经验了,这是航空事故里常见的,如果伊春有ILS可能精确但却比RNP更有效那时候,至少不会让飞机提前降低高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