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78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广州建城2222周年:老城公交要快起来还盼BRT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6-12 23: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经典广州今日视角 建城2222周年 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新增高峰快线,却难达到市民的期望值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蒋铮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朱文海 叶健强 老照片翻拍:钟继东
从旧时的马车、黄包车、人力三轮车到现在的巴士、电车、轮渡、的士、地铁……广州市的公共交通工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老百姓喜好的变迁,不断更新换代。前不久,广州市进行了一次交通史上最大规模的公交线路优化大调整,调整后开通了多条高峰快线。高峰快线开行后效果不尽如人意,并没有快多少。于是,市民又开始了对专道专线的BRT(快速公交系统)的憧憬,盼望它能早日建成,带来新的“速度革命”。 “高峰快线停站数量再少,依旧要在堵塞的车道里慢慢挪,能省多少时间?还是盼专道专线的BRT!”天天乘车从广州东圃去体育中心上班的刘兰新女士,盼BRT盼了两三年,还是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坐上这种“路面地铁”。 虽然关于BRT(快速公交系统)的争论沸沸扬扬,不少人觉得那玩意儿费钱费力,但住在中山大道沿线的老百姓,还是希望这种广州未来的新式交通工具能带来“速度革命”。 “至少多一种提速的可能!”刘兰新今年45岁,每天早上7时半就在东圃镇站等车,虽然到公司的公交线路也不少,但每辆都挤得满满当当,连塞车带靠站,往往要1个小时之后,她才能满头大汗地赶到办公室。 5月27日,作为新一轮公交线路调整的一部分,从东圃到体育中心的“高峰21线”开通,但刘兰新觉得仍不能解决问题:“杯水车薪!一共才没几趟,好不容易等来了,也就比普通线路少停3个站,算每个站节省3分钟,1个小时车程总共省10分钟不到。哪比得上专线专站的BRT?!” BRT何方神圣,为什么北京、杭州、昆明等城市乃至全球不少大城市都陆续开通这种线路?原来,它是介于传统地面公交与地铁之间的改良版公交工具,由于其车道专用、乘车舒适、准时抵达犹如地铁,而被称为“地上地铁”。它与地铁最大的区别在于不用另凿隧道,只需在现有车道上划出分隔线,设专用站台,因此建设难度和费用都大大降低。 根据广州市规划,未来第一条BRT专线实验线,将在目前全市公交运输量最大、上下班交通最拥挤的中山大道上实施。 “预计通车运营后,试验线西起天河区广州大道,沿天河路-中山大道-黄埔东路,东至萝岗区开发大道,全长22.9公里。届时,23条公交线路将被安排在路中央的快速专用通道中,时速达26公里,高峰时段每小时单向可输送2.3万客流,每天服务65.9万人次。”专家介绍。 假如说刘兰新现在乘车需要1小时,如果改乘BRT,她可以节省至少20分钟,却不用多付车票钱。 “公交车坐了几十年,从小时候的18米通道车,到现在的LPG,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乘上最新的BRT?”刘兰新憧憬着。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23:03 | 只看该作者
站牌变迁
无人售票,广州领全国风气之先
去北京、上海出差的广州人常常觉得奇怪:怎么公交车上还有专门的售票员?要知道,广州公交实行全面无人售票已有11年之久。1997年,广州在全国率先实行公交无人售票,掀开了中国公交历史新的一页。
“现在广州市几乎所有的公共汽车都实行了无人售票,广州的这项公交改革在全国的影响非常大。其实早在20世纪60年代,广州就首次尝试过实行‘无人售票’,但当时失败了。”广州一汽二公司的尹少峰书记告诉记者。一次不行,二次重来。1992年,“一汽”再次试验无人售票。在吸取了上一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后,决定分几步走:第一步,实行前门上后门下,保留售票员,让市民逐渐习惯;1993年开始,在个别线路公共汽车上试点无人售票,然后逐渐铺开;至1997年,广州市公交车正式全面实行无人售票,掀开了中国公交历史新的一页。 “无人售票,让每辆公交车减少了一半人力成本!”一汽“老行尊”谭福荣工作了将近30年,做过售票员、司机、教练,是公司里最富经验的老司机之一。谭师傅告诉记者,实行无人售票前,做个售票员都有大学问:“别看售票员只是收钱给票,其实一点都不简单。一只手要拿着至少5叠票,还有硬币、纸币等,非常讲究技巧。”谭师傅说,以前的车费都是按路段收,分好几种,每种票都要拿一叠,再加上收到的钱和找回给乘客的零钱,通常售票员的一只手抓得满满的,不仅要有力气,还要有技巧,不然一不小心,票和钱散落在车厢里就很麻烦了。
羊城的士比巴士更“老资格” 巴士、地铁、的士、电车、电瓶车、火车、飞机、轮船……说起公交工具,广州人10只手指都数不过来。日月如梭,沧海桑田,从建国前到现在,全市行政区域扩大了10倍不止,公交的发展也随着老百姓喜好的变迁,不断更新换代。 最实惠的公交巴士,广州早在1920年便有;1926年,市政当局以竞标形式,招商承办汽车业务,自此,各家公交公司陆续挂牌。岁月更迭,从民国到新中国建立,发展到今天,全广州已有8000多辆公交车同时在路上跑,线路发展到469条。为了提高公交巴士的线路效率,从今年5月17日起,全市217条公交线又开始新一轮全城大调整。改革开放前,广州市的公交站,多为一站一条线,发展到今天,一个公交站都有数十条公交线,如,东山口站就有34条线路公交车停靠,而在体育中心站,已被分成2个港湾站总共8个站台,包括夜班车、快线车在内,共有48条线路在此停靠! 出租车的发展,竟比公交巴士还要“年长”。广州1915年即有出租车,而且一步到位,实行计程收费,起价每英里收费6毫,其余每英里收费4毫。到1949年,全市出租车已有2000余辆。建国后,出租车是奢侈享受,不是谁都可以坐,只负责接待来穗的外国元首、政府首脑与高级官员、参加交易会的外商、海外华侨、港澳同胞等等,被誉为广州市的“国宾车队”,只有拿着外汇券,才能叫到出租车。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普通市民才能在街上打到出租车。截至目前,广州市出租车量达16721辆。今年5月29日,政府又提出将在近期增加1100辆新车。 而迄今为止运输效率最高的地铁,也是最“年轻”的小弟弟。1996年6月28日,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别看年纪小,地铁运力不可小觑:目前全市4条地铁线,日均送客超过115万人次,预计两年内更高达300万人次/天!地铁公司介绍,明年下半年,最新的“小弟弟”———地铁五号线即将开通。 也有正在淡出市民视野的公交工具,那便是珠江轮渡。随着跨越珠江的桥梁越造越多,两岸交通越来越便利,年轻仔只有拍拖时,才“贪得意”去体验一下荡舟过江的浪漫。由于客源越来越少,今年3月6日,广州最后一班通宵珠江轮渡停航。上世纪80年代每到黄昏,自行车大军直扑沙面轮渡的壮观景象,再也不复重现。 地铁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有了地铁三号线,我到体育西上班再也不用起早摸黑了。”杨才林女士住在广州番禺奥林匹克花园,坐了多年的村巴,自从2006年12月30日地铁三号线全线开通后,她终于可以不用天天“赌大小”。 “入住奥林匹克快10年,以前不仅天天要踩着时间点去追村巴,上了车还是心中忐忑,不知道洛溪桥会不会大塞车,不知道广州大道会不会排长龙……每天都像赌大小。一年下来,光迟到就要扣掉上千元工资!”自从地铁三号线开通后,交通问题迎刃而解。地铁,改变了杨才林的生活方式。 自从1996年6月28日,地铁一号线正式开通以来,迄今为止,广州市已开通了4条地铁线路,惠及几百万市民。过去从芳村到天河,穿街走巷过珠江,至少要1个小时,如今坐地铁只需要半小时。此外,由于地铁站出口往往直接连通商厦,天河城、中华广场、正佳广场……全部由地铁连通,几乎不用走出室外,老百姓大叹逛街方便。 根据规划,未来广州还将有更加密集的地铁线路。预计到2010年前,将建设8条线路组成总长超过200公里规模的线网。这张超级“蜘蛛网”建成后,无论是番禺区的新火车站、花都区的新机场,还是南沙区的南沙港,都将成为广州地铁的一个站点,从市中心的体育西到新机场,将只需26分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23:05 | 只看该作者
老城故事
巴士售票员阿义见义勇为,在巴士上救助了受扒手欺侮的少女阿珍。阿珍活泼美丽,两人不久坠入爱河……这个现在看起来很老土的故事,便是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风靡一时的香港电影《巴士奇遇结良缘》。而这部电影,也为双层巴士创造了一段“广州良缘”。通过电影,市民们第一次看到这种载客超多、视野广阔的新型交通工具,于是在1985年,公交部门首次从香港引进双层巴22辆,于11月4日开始在市区3条线路上营运。双层巴载客量比单层车增加57.7%,但由于重心不稳,容易发生危险,从1998年开始,双层巴陆续退役。2003年,广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最后两辆行驶于289线的编号为2-10880和2-10888巨鹰珍宝巴士宣告退役,自此双层巴告别广州。 通道车
又称“铰接式”公共汽车,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在广州的马路上。这种车长达14.2米,实际上由两 节车厢组成的公交车,可装载150多人,是旧一代“火柴盒”公交车的4倍。但这种车由于车身过长,占地面积大,跑不快不够灵活等原因,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逐渐被淘汰。由于车身长,乘客太多,后一节车厢的售票员的话无法传达到司机耳中,售票员便通过按铃来告诉司机后面车厢的情况,如“一短”是“有乘客下车”;“两短”是“请关门”;“一长”是“车上有特殊情况或危险,司机停车”等。此外,车身过长也导致车辆转弯时,行人易碰到两车厢连接处,因此,每到拐弯或靠站时,售票员都会伸手到窗外大力拍打车身,高喊“睇车睇车”,成为当时马路上一个独特的景象。 “行得快,好世界”的由来 广州人喜欢说“行得快,好世界”,意思是做事要利落,效果才好。其实,这句俗语是一句公交公司的广告词。 这句话源于早期商办汽车公司的一个宣传广告。20世纪20年代初,加拿大华侨蒋寿石等人集股创建了广州最早的公共汽车公司,1922年,蒋寿石购置了15辆8座汽车。开始了汽车与“车仔”的竞争。为了保护人力车夫的基本生计,政府规定汽车的总数维持在10辆至15辆之间,每车可载乘客30人左右。早期只设一条线路:由财厅前经惠爱路到太平南、普济桥到西濠口止。扬手即停,无论远近,车资都是白银1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
 楼主| 发表于 2008-6-12 23:05 | 只看该作者
羊城名片 5路车 首创“友爱在车厢”理念的广州“王牌”公交线路5路车,对老广州来说非常熟悉。早在19年前,这条公交线路就应本报倡议,首创“友爱在车厢”理念:不仅要求乘务员、司机实行优质服务,还与沿途12个单位联合倡导乘客 有教养、有公德、有礼貌、有纪律。时至今日,“小小”的车厢友爱每天要涉及到600万乘客。“友爱在车厢”活动,也因此被老百姓评为“‘广州改革开放十大成就’之一”。
5
发表于 2008-6-13 09:0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怀念当年2汽既方向盘LOGO~~~
6
发表于 2008-6-13 10:15 | 只看该作者
BRT?各位星斗市民,唔好痴心妄想了,BRT目前只系市交委既一厢情愿,即使真系赶工做好左,都只会同依家既快速公交一样,想快快唔起身
7
发表于 2008-6-13 10:36 | 只看该作者
2-10880和2-10888根本就不是巨鹰珍宝
8
发表于 2008-6-13 11: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peryhk 于 2008-6-13 10:36 发表
2-10880和2-10888根本就不是巨鹰珍宝

不是吗?楼上是什么时候见到不是的?
9
发表于 2008-6-13 12:59 | 只看该作者
JW全部都ND灌水啦
10
发表于 2008-6-13 16: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superyhk 于 2008-6-13 10:36 发表
2-10880和2-10888根本就不是巨鹰珍宝


可能把.
11
发表于 2008-6-13 18:34 | 只看该作者
BRT=JW牛吹~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6-13 19:13 | 只看该作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
发表于 2008-6-14 15:3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1-10-1040 于 2008-6-13 11:15 发表

不是吗?楼上是什么时候见到不是的?

这个问题都说了很多次
2-10880和2-10888这兩台车是穗景SJ6120CS,淝河底盘的
所谓的巨鹰珍宝,型号是中汽ZA6100D,用英国利兰珍宝底盘
SJ6120CS是纵置发动机,ZA6100D是橫置发动机
而外表最大分別是,SJ6120CS车尾下层有窗子的,ZA6100D就沒有

那你说是否一样?
14
发表于 2008-6-14 15:5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6598 于 2008/6/13 19:13 发表
.........................

喜欢
新穗张图好壮观啊
BRT?我想不会深得民心,公交快了,其他车慢了

[ 本帖最后由 fish鱼 于 2008-6-14 15:55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4-28 05:0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