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宰客横行霸道 市民打车忍气吞声
哈尔滨出租车 何时坐得顺心(民生一线)
本报记者 丁志军《 人民日报 》( 2010年11月08日 13 版)
强行拼客、拒载、绕行、宰客盛行甚至黑车、盗牌车横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出租车行业种种歪风,让市民们怨声载道。特别是进入冬季,在哈尔滨打车就更难了。
近日,记者走进街头巷尾,就出租车行业的乱象进行了实地调查。
能否上出租,司机说了算
10月19日18时至19时30分许,在哈尔滨文昌街上,记者统计发现,车里有乘客依然待客的超过70%。
10月22日18时30分许,记者在哈尔滨火车站站前出租车场站乘上出租车后,司机很快就提出要求:拐上大直街,看能不能再捎一个。当记者拒绝他的要求后,这名司机态度明显变了,在宽阔的路面上不断加速,大声骂其他车辆。记者说了他两句,他竟然让记者下车,不拉了。
哈尔滨师范大学刘臣教授谈起这一问题,气愤地说:“在哈尔滨街头打车,得先征求出租车司机能不能去某地,只有司机恩准了才能上车。一个服务行业如此无视顾客,这在哪个城市来说都是鲜见的。”
除了嚣张的出租车,哈尔滨的黑车现象也很普遍。“这些车好闯信号灯,好在一些敏感地带候客,有些还在号牌上贴荧光条。尽管很好辨认,但被罚的却非常少。”有出租车司机表示。
举报电话形同虚设
一些市民告诉记者,由于打车不容易,他们一般对出租车司机的要求都比较宽容,可没想到有些司机总是得寸进尺。市民孙昌明说:“大家都想安全出行,谁又能那么较真,闹翻了不好,司机握着方向盘呢,出事咋办?”
对于出租车行业乱象,ZF部门也非无所作为。10月27日,哈市交通运输局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自6月30日组织打击非法营运百日会战以来,该局共查扣黑车、套牌出租车155台,查处出租车拒载、拼客等违法行为1027件。
但不少市民表示:这只是解决了冰山一角,管理部门年年撒网整治,抓住的都是“倒霉蛋”。“管理部门对出租车不正之风的管理,常常限于被抓到‘现行’,这样就难免导致出租车司机们产生侥幸心理。”
曾经开过8年出租车的赵庆丰说,管理部门多次狠管出租车场站秩序,但很多时候对邻近场站的路口街口却疏于管理,而那里恰恰就是黑车、非法营运车辆最为集中的地方,海关街、松花江街、铁路街街口都是这种情况,导致圈外区域特别乱。
有市民认为,出租车行风越来越差和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有很大关系。每一辆出租车都有监督卡和投诉电话,但公开的举报电话几乎形同虚设。“要不就是电话打不通,投诉无门;即使打通了,也经常因为‘取证难’就被挡回来了。”有市民无奈地表示。
ZF出手,整顿行风
令市民们欣慰的是,哈尔滨市ZF近期采取了一系列规范出租车行业作风的措施:
11月2日,哈尔滨市ZF宣布投放1000个出租汽车经营权。据哈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介绍,此举将从运营空间上给黑车、套牌车重击。
出台了打击黑车多项措施,包括:会同监察、公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黑车及套牌出租车专项行动和端窝点战役;建立打黑车有奖举报制度和黑车所属单位连带责任制度;采取GPS远程监控系统等科技手段,提高打击黑车的有效性等。出台的整治拼客拒载措施包括:实行全天候出勤执法,对哈市内繁华区域出租汽车场站实施重点监管;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彻底根治出租汽车在客流集散地强行拼客等。
同时,把对驾驶员违规行为的处罚与对出租汽车企业的年度考核挂钩,促进出租汽车企业发挥经营管理主体作用,加强对驾驶员的管理教育。
此次整治行动能否改变哈尔滨出租车行业乱象,本报将给予持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