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谐公交” 企业发展的原动力
——大连公交客运集团倾力打造服务品牌,创建“绿色公交、和谐公交、满意公交”系列报道之二
本报记者 梅杉
本报记者 梅杉
“在家里找不到他,肯定就在单位。”这是大连公交客运集团二分公司太原街客运站的同事们给驾驶员李传财的一句“评语”。公交车就是他流动的家。
自打两年前开上16路公交车,今年已56岁的李传财就没间断过“早出库”——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每天凌晨四五时,车场里准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今年长江东路施工期间,路面坑洼不平,16路双巴车在部分路段无法运行需要换成小车代运,条件很艰苦,每天需工作9小时,还没有休息日。李传财得知后主动请缨,担负起这个重任。每天下来骨头都要颠散架了,可李传财足足干了近1个月,直至路修好。
在大连公交客运集团,像李传财这样的好职工不胜枚举。他们是“公交优先,公交必须优秀”新思路的鲜活展现。“公交优先发展,公交的服务水准也要争创一流,而一流的服务靠的是全体员工,靠党政工团的齐心协力和齐抓共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集团党委书记刘德升如是说。
“我是党员”——和谐公交的闪光音符
2007年3月3日至4日,一场历史罕见的风暴潮袭击我市,公交运营面临着严峻形势:202路有轨电车因线路两侧多处巨幅广告牌被大风吹倒,多处电车接触网挂断,导致202路全线电车停运;快轨3号线部分牵引变电所因电力供应紧张和接触网结冰的共同影响,造成全线快轨列车停运……面对一个个紧急的险情,集团公司4100名党员干部职工义务奉献,昼夜奋战在后勤保障、车辆抢修、工程抢险和除雪防滑的岗位上,两天时间里出动抢修车辆276台(次),撒融雪剂582吨,为保证城市交通通畅作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11月5日清晨,大连市区被一场浓雾所笼罩,其中303路龙畔五期路段能见度不足3米。正当车队的驾驶员们在为找不到转弯处而暗自着急时,303车队的党支部书记朱洪家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大家面前——“我来为大家充当一回路标”。原来,当天应该下午上班的朱洪家在家里看到大雾弥漫,立即想到车队运行肯定有困难,于是他早上5时30分就来到车队,帮助车队维护正常运营秩序。在寒冷的雾气中他在转弯处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引导着车队驾驶员顺利通过。在他的帮助下,车队顺利完成了早高峰的运输任务。而面对车队员工和客运站领导的高度称赞,他的回答是:“我是GCD员,就应该比别人奉献得多一点。”
大连公交客运集团,在这个与城市百年公交事业共成长的大型企业中,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无处不在。
去年6月,公交集团党委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了党建活动载体,在集团范围内开展了“党员亮身份,岗位当先锋”活动。与此同时,大连公交客运集团还大力推行了“党组织责任区”、“党员承诺制”、“党员志愿者”等各项新型活动,全面有效地发挥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关爱员工——企业和谐发展的动力之源
说起公交职工的特别能吃苦,副市长曲晓飞曾深有感触地说,公交职工越是天气不好,越要早早上班,凌晨三四时就上岗,除雪防滑,运送乘客,非常辛苦。大连每年都要举办几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大型活动,如国际服装节、国际啤酒节、夏季达沃斯、国际赏槐会、春节烟花爆竹会等,这些都离不开公交职工的辛勤付出。
公交司机更是个苦差事。早上五六时上了车,至少要“转”到上午11时左右才能下车。他们的早饭在哪吃?到哪去上厕所?尤其遇到压车的情形,上厕所成为许多司机最为头疼的问题。
对于干部员工们的敬业与奉献,集团领导也是铭记在心。在打造“公交优秀”当中,集团党委明确将创优争先的着力点落实在“服务职工群众,凝聚民心民力”上,并且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挤出钱为员工谋福利,排忧解难。
为此,集团公司先后为基层修善了工作间、食堂、淋浴室、更衣室、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为现场职工每人每天补助1.5元早餐费,并在所属线路的调度室开设早餐点和送餐点,使驾驶员能及时吃上早餐,保障了职工的健康。
近年来,他们每年对尘毒噪点进行定期检测,组织特殊工种(喷漆工、电气焊工、电工等)职工到职业病防治中心检查身体,为从事苦、脏、累、险工作的职工发放劳动保护费(防护用品、降温品),并设有专职人员检查落实对劳动保护物品的使用和发放。每年为5000余名女职工拨款进行“两病”普查、投保“女性安康保险”。 到目前为止,已有15名患病女职工获得了保险理赔。
夏季高温天气,各级领导亲自带头,深入一线慰问职工。集团工会已连续4年共拨款91.9万元,为一线3.4万名职工购买水杯、浴巾、雨伞等物品,送去凉爽,受到职工好评。
积极争取市财政资金支持,努力提高职工工资福利待遇。坚持工资分配重点向生产一线岗位倾斜,调动了一线职工的工作积极性;针对历史上形成的离岗退养人员工资水平低的实际情况,提高了离岗退养人员工资,使离岗退养人员的工资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和在职职工工资的增加而大幅增长。职工年平均工资已由成立集团前的1.5万元达到了2.8万多元,增长幅度为73.3%。
集团公司还建立了特困职工档案、边缘困难职工档案,对生活有困难的职工及时走访、慰问救济,集团还出台了《困难职工生活救济暂行办法》。2007年8月,集团工会启动”金秋助学”仪式,至今已为185人次困难职工子女发放助学资金14.9万元。
……
爱如和煦的春风,吹拂着每个人的脸庞;爱如沁人心田的暖流,荡漾在每个人的心间。爱企业、爱员工、爱乘客……爱已形成公交客运集团的一种企业文化。在爱心的不断传递中,企业的劳动关系更加和谐,职工队伍更加稳定。
【记者手记】
有句话说得好,叫“家和万事兴”。大连公交集团4年飞跃式的发展,在诸多的因素中不能说不得益于企业上上下下的和谐共融。
在公共交通这个庞大的服务窗口中,广大司乘人员不辞辛苦、日复一日地为乘客送去便捷。与此同时,他们却在默默地克服着种种难题,承受着种种压力——起早贪黑、如厕不便、三餐不定……尤其是当公交设施客观上还无法与城市发展相配套时,一些乘客往往把心中的不满直接转嫁给司乘人员。好在,大连公交集团在不断提高员工素质,营造温馨服务的同时,他们也深深懂得,“只有员工发展,企业才能发展;企业对员工有爱,员工才会更爱企业,更爱这个社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