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到其它城市出差,所到之处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如果一个地方的出租车的主要车型都是一个牌子,那么,这个车的生产厂家一定在当地,如重庆的长安铃木、蒙迪欧、北京的现代索纳塔、上海的桑塔纳,长春的捷达以及西安的比亚迪等,用地产车做出租车,在各地已经是普遍现象,相比之下,哈尔滨的地产车赛豹却未能分得出租车市场这块大蛋糕
其实,用地产车做出租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拉动地方经济,提高税收,增加就业,经济社会意义重大。出租车本身的消耗率非常高,每年需要花费相当大的车辆保养、维修的费用,不但汽车生产厂家获益,还带动发展相关的配套行业。因此,一些地方政府对购置地产车用于出租车行业的给予了非常优惠的政策,如西安,出租车如更新用比亚迪,给予延长两年经营权的优惠,一年经营权的费用在4-5万元;湘潭市对到期续牌更换新车及新投放经营权使用吉利“远景”车的给予减免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全免工本费办理新车上牌手续等优惠,并且,吉利公司在购车价格也给予优惠1万多元。这些政策无疑对地产车进入出租车行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为什么哈尔滨的赛豹就不能做出租车呢?笔者就此问题曾询问过一些相关人士,有的说是赛豹车质量的问题,有的说赛豹的维修不方便,配件价格高等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说到质量,西安的出租车司机对比亚迪的质量也是颇有微词,但是,政府管理部门给予的优惠力度大足以弥补这个缺陷,两年的经营权基本上相当于买一个车的价钱,所以,在更换新车时,出租车司机还是首选比亚迪。如果说是维修不方便,这个也很好解决,需求决定供给,如果需求多了,维修点自然就会跟上,在充分竞争的条件下,维修价格自然就会降下来。
其实,在2006年哈尔滨市政府相关部门就决定,对更新和新增的出租车,原则上要使用哈飞赛豹汽车,每年全市出租车更新采用赛豹车的比例不低于30%,并逐渐成为哈尔滨市出租车市场的主力车型。如果按哈尔滨市场上1.2万辆出租车计算,这将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但由于政府部门只是在审批环节给予优先办理手续,并无减免经营费等实质让利,几年过去了,街上跑的出租车中赛豹车仍寥寥无几。
与其他城市相比,笔者认为,哈飞赛豹未能大量进入我市出租车市场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引导和优惠力度不够,如果市政府的交通行业管理部门能够进行有效的引导并和生产厂家共同让利,在出租车的经营费用和购车价格上让利于出租车司机,并做好售后维修工作,赛豹车一样能进入出租车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