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canaletto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哈尔滨的公交司机 请你慢点开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1-9-28 20:58 | 只看该作者
标题改一下吧, 正常人怎么能在这里出现?
17
发表于 2011-9-28 21:41 | 只看该作者
刚起车、、还能多块。不就是女的飞抢车么。车转弯呢给挂里了
18
发表于 2011-9-29 08:12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起小学三年级我被2路把脚给压伤的事情来了——2路8833龙日松雷站正常进站,我正常和外公一起在站台最前面候车,结果被后面一拥而上的人流挤到右侧前轮旁边,把脚压伤…………说实话,我倒是不怨人家司机,司机本身也没多大责任。但是我非常记恨那些疯了似的乘客——你丫往前挤就能有座是咋的!你丫着急有个P用!要不是我推着点车身,都差点把我挤到轮子底下去!

素质啊!什么时候咱们这里乘车能够像长春站前一样排起整齐的队伍来,什么时候咱哈市老百姓的素质水平能上一个大台阶。
19
发表于 2011-9-29 10:51 | 只看该作者
个人感觉只有监控录像能说明事故原因,但是能压死人一定是被车轮碾过了,但是为什么会倒在车轮下就只有监控能够说明了,其实这个事故跟哈尔滨公交不按站点停靠还是有一定关系的,在哈尔滨坐公交车必须眼疾脚快,司机师傅喜欢停那就停那,你要是一步跟不上就只有等下车的份了,这点我们应该多学学帝都,车辆排队进站站台必须停车,这样能更安全些,但是前提要在公交车站安装摄像头凡是侵占公交站台的任何车辆都罚200,最好追加个罚款200或公益劳动20小时,有钱不怕罚的就让他扫大街,维持站台秩序,有时间怕罚钱的就罚死他。
20
发表于 2011-9-29 11: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6963 的帖子


但是并不是只有车到站才能停车吧?特别是像哈站这种车流量大的地方,拐个弯那是必须要减速的,躲车让车时难免要刹车。个别乘客想趁此机会早上车,不在站点候车,车没停稳就伸手,这才是酿成餐具的原因。   
21
发表于 2011-9-29 11:46 | 只看该作者
唉 公交这活太难干了
22
发表于 2011-9-29 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6963 的帖子


    我在想,如果真的学帝都,到了站台附近,因为站台内有车辆停靠而等候进站,不能开门,会不会有乘客因此投诉司机,甚至对司机大打出手。

我想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帝都的按顺序停靠,进站乘车。还需要大量的志愿者甚至是职业的“站台指挥员”。还需要将站台和行车道用隔离护栏分隔开来,如同地铁一样。此外最需要的是制度保障——尤其是给司机撑腰——不在站台候车决不给开门。

其实我们的公交乘车需要地铁甚至铁路那样的管理模式:1,每条线路按线停靠。2,每个站台设置1—3名的调度员或指挥员(可以是志愿者,可以是公交系统职工。)对进站车辆进行调度。3,每辆汽车、每个站台安装无线电设备,方便调度,同时一旦有汽车在半道抛锚,车队或公司可以调配车辆予以支援,迅速将乘客倒走,将故障车辆拖走。4,健全相应制度、规范,保障司机、乘务、站台调度和乘客的权益。5,提高司机、乘务、站台调度的福利待遇。

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实现公共交通管理制度化,运营规范化。同时还能够增加就业岗位或者给那些老头老太太找些事情做……
23
发表于 2011-9-29 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一汽远征 的帖子


    如果车都是按照站位停车,个别乘客抢也没有用了啊,就是因为不按站位停车,所以那个眼尖运气好的就能抢到座,所以这就等于鼓励乘客迎车奔跑,哈站那虽然集中但是其实2条公交专用道足够,适当的往客运站方向延长几个站位,往月牙街方向延长几个站位。完全能搞定。
24
发表于 2011-9-29 19:19 | 只看该作者
确实有些时候不能怪司机,但是也不是说司机师傅就没责任了,有时候街上飙车飙的人心里发毛啊。。。

还是那句话:用飞机的速度把公交车当坦克开的司机不是好“厨子”。。。
25
发表于 2011-9-29 20: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6
发表于 2011-9-29 21: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不是快与慢的问题,那个路段根本不可能开的快到停不住。再说车行道人怎么跑那去了。对亡者,表示同情。但是这个能怨司机么,你跑到车道上,还不注意点车的话,那马路还是走车的么。
27
发表于 2011-9-29 21:31 | 只看该作者
哈尔滨的路人     请你快点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3 09: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