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qiqiatc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济南纬十二路今年开建BRT站台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12-2-23 09:56 | 只看该作者
借22楼图片,两年前八里桥恢复通车的时候就已经预留了拓宽通道,比现在足可以多出一倍的宽度,现有的慢车道往下挖,就可以与现快车道合并为新快车道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2
发表于 2012-2-23 10: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蓝色的思念 发表于 2012-2-23 08:10  历山路、七里堡、奥体中路桥下都没有专用道,照样跑

都有,只不过不是封闭的
33
发表于 2012-2-23 1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笛韵 于 2012-2-23 10:51 编辑
木马巴士 发表于 2012-2-23 09:56
借22楼图片,两年前八里桥恢复通车的时候就已经预留了拓宽通道,比现在足可以多出一倍的宽度,现有的慢车道 ...


那工程量可就大了,不但要往下挖,还要往两边扩,西侧铁路南边有高楼,关键是东侧因为有北大槐树清真寺在路旁,是文物古迹不能拆,要是拆了就怕回民们不愿意,在闹事,恐怕和老洋行一样挪移几米吧...
34
发表于 2012-2-23 10:48 | 只看该作者
笛韵 发表于 2012-2-23 10:45
那工程量可就大了,不但要往下挖,还要往两边扩,西侧铁路南边有高楼,关键是东侧因为有北大槐树清真寺 ...

不愿意就闪出墙角突出来,济南修路没少干这种事
35
发表于 2012-2-23 11:51 | 只看该作者
orlick_102 发表于 2012-2-23 09:35
这玩意似乎不叫钢砼梁,32米标准跨,净跨差不多30米吧;下面的是混凝土框构,10-15-15-10米,应该和历山、 ...

哦呵呵,预制简支梁!?八里桥净空预留六个机动车道是没问题啦
36
发表于 2012-2-23 11:56 | 只看该作者
木马巴士 发表于 2012-2-23 09:56
借22楼图片,两年前八里桥恢复通车的时候就已经预留了拓宽通道,比现在足可以多出一倍的宽度,现有的慢车道 ...

木版英明。。。感觉这段BRT专用道两侧都会有护栏进行硬件隔离,因为宽度够了,两侧各留单向两车道的社会车道足够
37
发表于 2012-2-23 12:20 | 只看该作者
bluesea 发表于 2012-2-23 11:56
木版英明。。。感觉这段BRT专用道两侧都会有护栏进行硬件隔离,因为宽度够了,两侧各留单向两车道的社会车 ...

顶多在中间设一道护栏,BRT车道划线隔离
38
发表于 2012-2-23 14:01 | 只看该作者
到时候没准又要跟七里堡铁路桥一样允许社会车辆行驶
39
发表于 2012-2-23 14:08 | 只看该作者
木马巴士 发表于 2012-2-23 09:56
借22楼图片,两年前八里桥恢复通车的时候就已经预留了拓宽通道,比现在足可以多出一倍的宽度,现有的慢车道 ...

要是跟着这个城市的BRT模式去学就不错

40
发表于 2012-2-23 14:09 | 只看该作者
航歌 发表于 2012-2-23 14:08
要是跟着这个城市的BRT模式去学就不错

一看就是成都,这样利用率是很高,但对桥体的损害也挺大吧
41
发表于 2012-2-23 1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luesea 于 2012-2-23 14:19 编辑
木马巴士 发表于 2012-2-23 14:09
一看就是成都,这样利用率是很高,但对桥体的损害也挺大吧


魔都表示N年前就有快速路和轨交噶或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42
发表于 2012-2-23 16:25 | 只看该作者
这才是真正的双快来
43
发表于 2012-2-23 16:35 | 只看该作者
木马巴士 发表于 2012-2-23 14:09
一看就是成都,这样利用率是很高,但对桥体的损害也挺大吧

设计就是用的,对桥体有何损害?
44
发表于 2012-2-24 08:11 | 只看该作者
木马巴士 发表于 2012-2-23 17:25
这才是真正的双快来

这种设计最大的优势就是非常方便升级轨道交通

所有东西都是现成的,铺轨就行,厦门和成都这么做,原因很明显


另外借此说一点别的,看今年两会有人提议经二路自纬九路到纬十一路改步行街区段,我觉得既然现在有宽阔的经一路了,经二路改步行相比起传统意义上咋呼泉城路和佛山街改步行街来说要现实的多,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槐荫商圈的知名度
45
发表于 2012-2-24 08:54 | 只看该作者
kljb20002000 发表于 2012-2-24 08:11
这种设计最大的优势就是非常方便升级轨道交通

所有东西都是现成的,铺轨就行,厦门和成都这么做,原因 ...

比较一下上海和成都的高架中层是用什么梁,还是能看出明显区别的,高架道路用的普通预制梁根本不能承担轨道交通的运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4 06: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