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ich 于 2012-3-12 17:30 编辑
95个公交站点将改换新站名 有的用“东南西北”区分有的标上了双路站名
我市许多公交车站存在着同名不同站的问题,给市民尤其是外地来青人员带来了诸多不便。不过,今后这样的情况有望大大减少。
公交集团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站点更名,今年以来已更新了21个站点名称,总共将更换95个公交站点的站名。公交集团董事长邱伟方表示,考虑到我市部分道路较长的特点,新换站名充分加入了“东南西北”来区分,有的站名借鉴外地经验,采用双路命名的方式。
一个站名将只设一处
这次共更换95个公交站点,涉及近千条线路 (其中含重复线路)。 “这应该是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更换工作,目前部分站点的更换工作已基本完成。 ”此次更换的站名,都是前期市民和网友反映比较集中的,下一步,将根据市民、网友的反映,进一步完善工作,确保一个站名用一次,不在两个地点出现相同的站点名。这样市民以及外地来青人员就可以在出行中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道路资源毕竟有限,可公交线路却越开越多,这次更换我们也采用了不少小区名称来命名。 ”今后,类似双路站名这样具有准确“经纬度”的命名方式,有望更多地应用到公交站名命名工作中。
此前曾多次调整站名
公共交通关系到市民的日常出行,由于跟不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公交站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成立以来,公交集团就一直根据市民反映的情况对站名进行调整,此前的2007年,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奥帆赛,我市曾对全市6000多个站牌进行了更换,并重新命名了37个公交站名。当时,319路在南京路上的“市政府”更名为“新闻中心”,香港中路上的“二疗”改为“世贸中心”,香港西路上的“海疗”变为“二疗”……当时的命名抛弃了原来讨论过的“坐标式”命名法,多数都以公共设施、标志性建筑物和居民小区为标准。
同名不同站经常下错车
有的公交车站点及站名的设置不合理、不清楚,尤其是存在站名的设计中存在同站不同名、同名不同站的问题。相同的站名有的竟相差数千米,例如11路的台东站和2路的台东站之间竟相隔三站地的距离。类似这种同名车站相距较远、分布较散的情况在威海路、华阳路、镇江路等较长的街道站点上尤为突出。
此前严重时曾出现过六条公交路上都有山东路站的现象,后来经过有关部门重新命名,各公交线的山东路站纷纷被改名为山东路北站、鞍山二路站等。最为“混乱”的,则属火车站车站。此前火车站周边竟有三处公交站点以火车站命名。“虽然改了不少,但还有部分车站存在同名不同站问题。”以“台东”站为例,11路车的设在延安二路上,30路的设在郭口路上,2路车的跑到辽宁路上,205路车的设在登州路上。 再以“团岛”站为例,21路车的设在四川路上,25路的设在贵州路西头上,217路的设到台西一路上,隧道1路的设在台西三路上,隧道2路的设在团岛二路东头上。
一月更换了21个新站名
为更好发挥公交便民出行的目的,根据市民和网友的反映情况,公交集团启动了史上最大规模的站点更名工作,市区许多存在同名不同站或比较难以区分的公交站名,大多已重新更改并替换。 “今年从2月9日开始到3月7日,我们已经更换了21个公交站名 ”前期详细调查显示,出现同名不同站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岛城部分道路太长,按照原有公交站名原则,市民尤其是外地游客难以区分。为此,他们在此次更换的站名中,大量加入了“东南西北”等方位词,以便市民区分所在车站的位置,减少同名公交车站之间的“差距”。市民乘坐公交车时,根据站点名称后面的方位,即可判定自己所在位置。此外,新更换站名还借鉴了外地经验,采用双路站名方式。
95处公交站名将陆续换
据了解,我市公交车车站的命名遵循以标志性建筑物、著名景点、市及区政府所在地、医院及学校等公益性单位来命名的原则,这样会更加准确;如果公交沿线没有以上设施,则只好以路名来命名,其遵循的原则是,以公交车运行道路交叉的道路命名。 “其实,我们也不愿意以并不准确的路名来命名车站,但由于许多道路沿线并无以上公益性设施,只好以路名来命名车站了。 ”对于为何不能以车站旁的标志性单位或建筑命名,邱伟方说,公交车站可以以非营利性的单位或建筑命名,比如市政府站、某某中学站、五四广场站都是以单位或标志性建筑命名。“但是公交车站命名必须遵循公益性,带有广告性质的站点命名是坚决不允许的。 ”邱伟方说,更改后将不会出现相同站名相距过远的情况,更便于市民通过公交站牌找准城市地理定位。下一步,针对市民和网友反映的不合理站名,他们将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