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顺义作为重点新城,医疗和交通落后,晚上没有商业等,在这些方面是远远落后于昌平、房山等近郊区的,目前来看,医疗有改进的趋势,友谊医院后沙峪分院以及四个三甲医院的规划还让人看到希望,而交通而言至少主城区应该引进市政公交集团公交的线路,开辟出一两条到市区的8字头下的快速线路,而顺义城区及周边应该发展短途循环公交,接驳主要地标、乡镇及地铁,最不济也应该是八方达,类似于怀柔的862内外环、861等。顺义城区1.2.3.4路末班与地铁同步,马坡有850东直门末班10:00到顺义再接驳马坡还差不多,牛栏山应该将870开辟区间到牛栏山延长到10::30左右,空港后沙峪应该有10点以后的末班车,四个重点镇也应该适时开通晚10:00左右的末班,19:00点后间隔大一些可以,但是不能没有。其它远乡镇也应该到20点左右吧。 骏马的单班制确实没有办法延长末班,应该适当增加人力投入,改为双班,毕竟公交还是应该回归公益性质的,不能完全为了赢利,何况目前还有政府补贴,这样末班车延时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除此之外,不可否认,顺义的公交线路设计还是比较科学的,就是车况太差,目前有所改进,间隔不稳定,间隔大,服务水平和态度不好,这些软实力的提升,还是大有文章可做。 顺义也是三个重点新城,和通州亦庄比,公共交通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了,人家遍地都是随时满街跑的3字头、4字头和6.7字头,通州更是要开通4条夜班车。 所谓的顺义没有夜间出行习惯,也和多年来公交不发达息息相关,店铺关门早,黑车多,咬咬牙买私家车,都是公交不发达的结果,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公交配套软件上去了,自然就能带动夜生活丰富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