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乐在其中 于 2012-4-26 17:49 编辑
此文所述观点乃本人一家之言,聊有所感姑妄言之,难免贻笑大方。列位不妨姑妄听之。 近期电视剧《甄嬛传》在全国各地区先后播出。故事假托大清雍正年间的后宫演出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虽是描写宫廷的故事,但故事情节深沉、厚重,没有闹闹哄哄的虚张声势,也没有矫揉造作的哗众取宠,全不似以往的戏说,娱乐历史、娱乐大众;也不是一群穿着古代服装的人物在演绎现代情节的还魂剧;亦非令人匪夷所思的穿越剧,而是一出深重的悲剧,借宫廷这只酒瓶用以盛装人生、命运的苦酒。 虽说是虚构的人物、杜撰的情节,可依然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而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则共同演绎了一场命中注定的悲剧。 各路人物生动鲜明 铺垫人物不寻常 开场时的几个人物热热闹闹地轮番登场,目空一切的夏氏;得志便猖狂的余氏;有口无脑的大嘴巴丽嫔。一个个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这几位帮我们拉开了宫廷的帷幕,一幕幕大戏即将上演。 主要人物丰满、鲜活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无不具有鲜明的性格,立体丰满又各具特色,如耿直仗义有女丈夫气的沈眉庄、中庸调和且秉承正义之心的敬妃、多年隐忍默默无闻而又顽强的端妃、天真无邪的淳贵人、豪放不羁的叶澜依。反面人物亦有冷酷阴险的皇后、张狂桀骜的华妃、没主见不着调的齐妃、蝇蝇苟且的曹琴默、刁蛮狭隘的琪嫔、更少不了大奸似忠的安陵容。 果郡王正直侠义又细心体贴,颇有骑士风度;温实初周到且无微不至,岂不是标准的好男人。 次要人物也出彩 即使是出场不多或位置不重要的次要人物也有许多出彩的地方。槿汐有情义有担当,能够同甘苦共患难;流珠为主舍死求生亦使不少人潸然泪下;浣碧护主,时时替主人抱不平;还有世故圆滑却内心良善的苏培盛和表现不多的好人小夏子。 不能忽视的太后 太后在这个故事中长时间处于幕后,实际上前台的一切尽在掌控中。她本人对后宫的一切心知肚明却时时隐而不发。因为多年的历练使她对后宫那点子内幕早已洞若观火。面对种种纠葛也仅在心里冷笑“小家雀哪瞒的了老家贼,你们那点子小伎俩都是老奶奶我多年玩剩下的”。她曾经提醒皇后,后宫的花一茬茬开也开不败,你是掐不过来的,要学会管住她们。老太后深刻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关键:皇后娘娘就是拿得起、放不下呀! 毒杀隆科多是她罕见走上前台的时候,见面时两人的对话未必不是她真情的流露,而隆科多死后她的独白说明理智迅速战胜了情感。她明白主次、分得清轻重缓急 ,时时刻刻明白她想要的是什么。作为母亲她心疼儿子、作为祖母她关心爱护孙辈。她要家族荣耀,而江山社稷、皇嗣就是她目标的前提条件。可以说她是最最拎得清的人。而与之相对的其他人,齐妃简直就是个浑不吝;华妃成了个可怜的傻子;曹琴默那点小算计只能见光死;安陵容显得稚嫩;琪嫔简直不值一提;水平最接近她的皇后也是小巫见大巫,相比较高下立见分明;敬妃、端妃有洞察却无担当的胆识与魄力;沈眉庄、叶澜依更象两个幼稚的孩子;我们的主人公甄嬛还在成长的道路上碰得头破血流。 太后虽居幕后,其实前台的事情并非与她无关。甄嬛寄居甘露寺时如果不是她动用力量加以保护,恐怕我们的主人公早已遭遇黑手。甄嬛回宫前太后反复强调不能让皇后一家独大。虽说甄嬛回宫是她自己使用权术,再加上槿汐和苏培盛的配合以及皇帝的心愿。焉知这其中没有太后在幕后推手。 太后所做的一切无关善恶,只不过是在维护她的大方针、大目标。 近乎完美的纯元 故事中的纯元皇后从来没有出现过,只通过故事中人物的描述展现。不可否认她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理想的化身。把零散的描述归纳起来就能发现纯元这个形象高雅、大度、温柔善良又不失聪明才智。从甄嬛误穿了纯元的礼服惊艳亮相竞使皇帝恍然如梦,可以想见纯元是何等地雍容高贵;而危急时刻皇后用她做挡箭牌竟然起死回生,可见纯元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这种分量缘何而来。仅仅是美貌?红颜易老,明媚鲜妍能几时。唯有卓越的才艺让人赏心悦目;不凡的学识、见地让她有能与皇帝对等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内心深层的互动才是心灵沟通的渠道。论才情甄嬛无出其右,论气度亦难与其比肩,御书房谈心之类的事在纯元那里想必也是小儿科的了。 而此形象过于完美,以至无法容于过洁世同嫌的现实世界。故事中这个虚幻的形象作为一面镜子,照出现实中人的美丑善恶。甄嬛不小心成了她的影子,而那影子亦是这般美好。 甄嬛的变化 其实故事里有些人物既是她们自己,也是甄嬛的一部分。甄嬛身上有沈眉庄的义气,遇事时装糊涂亦有敬妃般的中庸,也曾如端妃般地忍辱负重,为了生存、为了复仇也会象安陵容般工于心计,为达到目的也学会了皇后那样的隐忍与冷酷,而叶澜依的不羁难道不是她高傲内心的外在体现。开始时甄嬛给人的形象是知书达理,聪明亦懂得分寸。用平常心对事,以善心待人。 可现实回报给她的是斗争的残酷、阴谋的卑鄙,为了生存,为了达到目标她不得不与命运妥协,不能不向现实低头。她离那影子越来越远;离太后越来越近。 时代的悲剧 在没有自由的禁锢环境中,哪有真正的胜利者。富贵荣耀是那么的脆弱,简直不堪一击。她们拼死拼活所争取的不过是一点可怜的荣宠,失败者固然悲惨;胜利了亦是悲剧。皇帝固然铁腕极力显得强势,试图主宰一切。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很多事他亦身不由己,强势之下隐藏的是不尽地纠结与无奈。 在互相争斗的大网中他们紧紧纠缠在一起,最终谁都无法逃脱。命运摆在面前,要么高傲到底拒不低头,到头来只能自绝于命运,步纯元的后尘;要么低下头向命运投降,经受命运的蹂躏。归根结底一句话:命运这杯苦涩的酒人人都得喝。因此故事先后特意安排了甄嬛与果郡王;沈眉庄与温实初的两次错位。在这里我们并没有看到出轨的龌龊,反而倍感安慰。似乎茫茫黑暗中看到一丝温情的曙光。 甄嬛之所以能走得如此之远,因她虽向命运妥协实际内心深处的良知从未泯灭。即便如此,她所得到的亦有多少是她所愿?她所失去的可能是她曾经的所有。 在自由开放的环境下,是否问题就迎刃而解,一切万事大吉了呢?是否能够消除物质的压力、内心的贪欲,回头看看《蜗居》也许会有答案。 乐在其中 2012年4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