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344|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瑞士真正的公交城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7-3 20: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mg][/img]初冬的阿尔卑斯山脉,再度披满皑白的雪貌,伟峻而又静穆;与目光所及的城区那穿梭的公交车相望,一静一动充满了画意。瑞士是个小国,山多平原少,人口集聚密度是中国的1.37倍,但她的公交系统却是欧洲公认的典范。
  瑞士是第一个公布上海世博会国家馆的国家,在其方案中有城市公交如何持续发展的诠释。日前,文汇报记者在当地体验了便捷的公交网络,有感“瑞式”公交理念,堪可上海借鉴——“运送更多的人,而不是移动更多的车。”

  在首都打的——没门

  清晨,记者行走在首都伯尔尼上班的人流中。这座老城的“一多一少”现象令人侧目: 多,是指建筑物下廊街特别多,三回九转、连绵不绝,雨天穿行照样可滴水不沾。少,是难觅“的士”踪影,用量化比方,看到它近乎与上海碰到救护车的几率相仿;假如你在街头扬招,会显得很怪异' 原来出租车要电话预约,且价格偏贵,所以无人“守株待兔”。'
  “那么如何保证出行?” 正当记者纳闷时,陪同将一张预购的24 小时的公交票递到手中,并嘱先在售票机“剪票” 然后畅通无阻。 瑞士公交车没售票员, 各站都有自助售票机,供乘客提前购票,上车无需出示,除非偶尔查票。
出于环保,街上大部分是电车,一长列有轨电车通常由六节组成,可顶上海五六辆巴士的载客量,车次密集,运力可想而知,车辆到站后,6扇车门齐开,吸纳乘客的速度惊人,原先人头涌动的车站,顷刻冷冷清清。
  公交车很先进,设施也十分人性化,举两个细节:靠站时车门的踏板会自动伸展呈阶梯状,童车不用抬,拾级自如。我看走了神,忘了上车,陪同见状忙揿着车门旁的按钮,提示司机还有上客。

  火车与汽车换乘——没缝隙

  别以为伯尔尼地小人少,其他城市公交也同样方便。
  从巴塞尔前往苏黎世,乘客可从网上购买一张市内公交和城际火车的联票, 这张A4大小的打印纸,使用范围包括了两个城市的公交车以及火车,在抵达瑞士最大的交通枢纽苏黎世中央火车站后,记者惊讶地发现,公交车站几乎紧贴火车站台,相距仅隔数米,乘客只需分秒,就可换乘另一辆市内的公交车。“这是真正的无缝隙换乘!”记者边暗叹边环顾四周,噢! 这座人流密集的交通枢纽, 没检票口,没有围墙,完全敞开式的。
  “公交零换乘虽方便了乘客,可火车和汽车不同实体的营收如何清算呢?”交通部门官员劳尔解答了我颇“另类”的疑问:每月有专人在车上调查乘客的出行路线、目的地、手持年票还是日票等,最后再作利润划分,计算可精确到小数点后5位。”
  这种“把方便留给别人,困难留给自己”的境界,使人感到何其的熟悉。
瑞士倡导的是大公交概念,它将电车、汽车、铁路、轮船捆绑成“统一战线” 乘客可买4种交通工具的联票。“四大金刚”各自为政,但又携手奉乘客为“上帝”如所有车站都有电子预告牌和本站行车时刻表,公交电汽车、渡船按时刻表准点运行,提示起来简直“不厌其烦”,目的让你方便了还要方便,政府向公倾斜的措施真可谓巨细无遗。再如:为让公交车永远面对绿灯,斥资改造交通信号系统,即在交叉路口前数百米安装感应器,当公交车接近路口时,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以确保公交车到达路口时,信号灯能及时变为绿色, 从而提升运行效率。因此在瑞士搭公交,大有其钟表的名声“精准” 不误。

  坐公交车有失体面?——没那感觉

  瑞士人均收入居全球之首,小车购买力自不待言,目前740多万人口,约两人有一辆。假设400万辆小车驶在大街,国土面积仅比上海大6倍多的瑞士,恐怕也难以招架。
  因此人们不管身份高低,宁可将小车“置之高阁”欣然选择公交代步,证明政府“兜售”公交政策卓有成效。据37万人口的苏黎世最新调查,2008年包括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和公共汽车在内的公交,总运送乘客数量为3.1亿人次,相当于每天将近85万人次。'
  “苏黎世是欧洲系统限制使用小汽车来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和质量的典范,政府竭力提供价格实惠、方便、快捷、安全的城市公交系统代替小车。”来自中国、在瑞工作多年的王维向记者介绍:你在苏黎世乘公交车,一不小心会和银行家、大老板、市长同行,他们不会感觉坐公交掉价。” 我曾向瑞士外交部国务秘书(外交部第二号人物)的夫人安比尔女士询问:您经常坐公交车是否会感觉有失体面?她的回答很干脆:“NO!”

  20年来小车泊位——没任何增加

  有人比喻:美国是一个汽车上的国家,瑞士就是一个公交车上的国度,这不无道理。就连美国同行考察瑞士公交系统后也愧佩不如。
  试举当地居民出行习惯逐年青睐公交一个数据:2000年至2005年, 日内瓦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开私家车出行的比例从48%降至39%,步行和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比例从29%增至36%.
  尽管瑞士公交很便捷,但据了解也存在巨额亏损, 每年高达50%,然而政府对于公交亏蚀乐于“照单全收”。为使乘客“乐不思蜀”,不让小车回潮,迫使政府不断提升公交运力! 竭力完善出行链, 同时,还用无形之手限制小汽车,让公众彻底对小车产生“倦怠感”,王维援引瑞士人的共识:一个被汽车充实的城市是令人生畏的,城市的活力来自于人,而不是汽车,所以苏黎世的私家车的
泊位,仍冻结在1990年的水平,没有任何增加,城市道路仍保持在几百年前的原貌。
  离瑞前,当乘坐的公交车驶远后,记者似乎觅得一剂他山攻错的“仙方”: 政府大力扶植公交→百姓青睐公交出行→小车停驶排堵保畅→不用拼命新建道路→能源消耗日益减少→减碳换来清澈蓝天。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20:16 | 只看该作者
看看人家国民在乘车时间干么?都在看书,我们的国内乘客乘车都在看手机啊,哈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20:35 | 只看该作者
德国的城际交通极为发达,各主要城市间均有飞机和火车以及纵横交错的高速公路网连接。市内交通主要是轻轨车和公共汽车,一些大城市还建有地铁,出行十分快捷方便。据统计,德国如今有4000万辆小汽车,几乎每两个人就拥有一辆小汽车,城市中的汽车密度就更大,即使这样,德国的公交系统仍然十分发达,远远超过我国国内水平,其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之处。
公交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它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统筹安排,同时也需要适应市场机制,引入竞争。

德国政府部门认为,公共交通应尽可能被大力发展,并给予相关的政策支持。要理解德国在公共交通方面所作的成绩,理顺其组织机构的关系十分重要,在德国,公交公司各自运营其线路,但各个公交公司归相应的社区管辖,社区政府对公交公司的政策性亏损进行补贴。在被保护区域公交公司不需要与其他公司竞争,有专门的法律来执行这一切。另一方面,各条线路归各个社区或州所有。对于超过80000居住者的城市,市政府有责任管理所有的线路,其街道的设施(包括交通信号设施)必须为公交服务,如设置公交优先信号等,线路管理者必须在各方面支持、协调公交公司。

在市场经济运作下,公交要发展,不仅是公交企业自身的问题,还与政府的政策及所能提供的环境有关,“公交优先”已成为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政府部门必须在多方面给予支持,如城市建设、土地利用方面优先考虑,提供良好的道路交通设施,控制个体机动车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对公交企业在财政、税费上给予一定的优惠等等,总之,政府必须明确职责,宏观上把握未来城市发展定位,顺应市场运作规律,为公交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德国公交设备的资金一般是由政府部门投资,各个社区一般只需承担10%—25%,对于公交公司,只需承担运营和保养的费用,这里的公交设备包括有轨电车,轻轨系统中的轨道、桥梁、隧道、信号系统、停靠站、电力的供应,公交专用道,交通信号等。政府的资金来源一般是小汽车使用者的燃油税收,1992年德国用于公交设备投资总额达50亿联邦德国马克。至于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运营费用如职员的工资还是由公交公司来承担。

公交企业运营管理与调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交发展的好坏。在这一方面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实现各线路车辆的动态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公交运力;二是制订突发事件下(例如雨雪天)的行车调度计划,使公交车能在各种不利条件下继续提供良好的服务。这就需要利用首末站调度信息、运营报表历史数据等,通过相关软件的分析,作出实时客流预测,从而提供优化的运营调度方案和措施。条件成熟时可以引进车辆自动定位系统(AVL)的实时调度优化系统,从而对车辆的运营进行连续的监控。

德国的柏林公交公司已在所有公共汽车上安装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汽车到站时间是通过距离车站的路程和汽车的行驶速度“实时”计算获得的。在德国,当由于突发事件造成行车延误时,公交公司可以及时的将信息反映给乘客,减少乘客的不便。如在柏林,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来掌握公交车的堵车和晚点情况。如果乘客想了解公交车的发车信息,他只需用手机把他候车的车站编码发到公交服务台的电话77377上,就可以在几秒钟后得到经过该车站的所有公交车的到站时间。如果某路公交车堵在半路,等车人就会得到写有该车“堵车”的信息;如果某路公交车因为公路维修而改道行驶,候车者就得到该车“绕行”的信息。乘客发给公交公司服务台的短信价格同普通短信价格一样,而服务台回答乘客的服务短信则是免费的。

在最简单的网络结构下,当公交网络不分层时,单枢纽结构的点可达性(点可达性的定义为该点需要经过多少弧段可以与图上所有其它的点连通)最高,网络效率也最高。多枢纽结构次之。在公交网络分层时,多枢纽的网络效率增长速度最快。因此,单枢纽和多枢纽结构都是比较优良的结构。

在德国,大多数城市的公交网络结构都是分层次的:第一层是在OD点对之间存在的有很高需求的固定导向线路系统(上下班铁路,快速公交,有轨电车,轻轨),这些系统承担大量客流。第二层次的公交网络主要起一个支线和集中乘客的作用。第三层次是指在一些出行需求较低的区域,采用实时需求公交和出租车共用运作方式的网络结构。采用这种分层次的网络结构,可以充分发挥公交网络效率。

在德国规模小点的城市,经常会发现包含以市中心为枢纽的单中心放射状公交网络。这种结构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减少换乘;第二,在市中心没有车辆存放处和没有倒转回线;第三,在整个行程中徒劳的转弯、缓冲时间和在终点站的时间会相应的减少。

城市生活以人为主体,城市交通自然要以人为依据,而非仅求车行顺畅。现代化的城市必须构建一个文明交通体系,即建立一个尊重生命,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科学化,现代化,系统化;统一生态、生活和生产持续发展的交通体系。公交车作为大多数人的出行工具,更应该体现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表现为提高公交服务水平。

在德国,公交服务水平远远领先于我国国内水平,德国的公交车一律是清一色的奔驰大客车,公交车里的座位不是随便坐的,具体来说,公交车前部的位置,一般都是给老人坐的,这样他们一上车就能立即找到位置坐下;年轻人只能坐到车子的中后部,而靠近中部有个“十”字标志的座位也不能坐,因为这个位置是给带婴儿车的人准备的,以便他们能够就近照顾自己的宝宝。虽然这样的区分标准并没有什么法定依据,但对于德国人而言,早已是约定俗成的习惯了。

德国公交一般都提供安全、道路照明度好、有座位、有雨蓬的公交站点,每一个站的指示牌上都清清楚楚的写着这路车的路线、途经站名、到达时刻。其中到达时刻又分为平时、周六和周日三种情况。除了大风雪等恶劣天气,车误点不会超过一分钟。德国各种公交车辆使用统一的车票,即轻轨、公共巴士、地铁、有轨电车等车票通用

德国公共交通的车票种类很多,有单程票、多程票、一天有效票、三天有效票、周票、月票、儿童票等,单程票还有短程、中程和远程之分。整个城市划分为几个票价区域,跨区乘车要买中程票,跨过两个区则须用远程票。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一张一天有效票可供一对夫妇带两个孩子全家使用。这样,只要熟悉各种车票的使用范围,就可以节约不少车费。

为了提高车内舒适度,德国公交采用以下措施:低地板车辆,乘客行李架,提高加速和刹车平稳性,调整合适的车内温度,使空气流通,减少车内噪音等。
4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20:48 | 只看该作者
德国最想看到的就是公交车,德国的公交车是按照时间行驶的,也就是说,你在公交站点(bushaltestelle) 可以查到每一班车的时间,所以在德国生活时间长了以后就会想成到公交站点查时间再乘车的习惯,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去一个地方需要换乘,那么你出行时间都可以事先按照公交时间安排好的,一般都很准时,晚点的情况很少,所以德国的公交扯隔也很大,一般一个小时4班车就已经是非常多了,一般都是两班或一班,所以出行时千万要把时间看准如果耽误了一班车,恐怕你就要等上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了。
这张就是公交站点上的,BUS时间表
接着再说一下,公交车,
在德国大部分是 mercedes-benz,和 MAN 的车,而且20米长的铰接车非常多,刚来时我非常不理解德国街道和路是很狭窄的,充其量两两BUS并排路就满了,为什么要跑这么大的车呢?
后来生活时间久了就得出了答案,这与德国人的高素质是分不开的,在德国很少会堵车,就算很狭窄的街道也不会堵车,我住的地方修路,修了几个月也没有修完,(其实这点破活在国内造就一个多月干完了,因为德国人很注意保护自己的人权,不会像国人那么拼命,他们从早9点到晚5点,周六日不工作,而且工作起来也很认真墨迹,但路修的真的是国内无法比的)所以车辆全都单行线,也就一辆公交刚刚正好,奇怪的是就是不堵车,大家都是很有秩序的一个接着一个的走,有一次堵车了我心里暗自高兴,看你们德国人也终于堵车了,到了近前一看,傻了,原来是信号灯坏了德国人不会开了,都在哪里互相让着走,是互相谦让给让堵车了,当时我就晕倒了!没有见过这么笨的!
再就是,德国的公交车非常好,20多米长的铰接车,最大拐弯半径可以达到接近90度,感觉车都快折了,没有问题,相当灵活,所以多狭窄的路,也应付自如,当然就不堵车了。
还有,公交车进站停车车轮一定要切在马路牙子边上,车门地板最大限度的贴近地面,开门的时候车会自动向车门方向倾斜,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自行车,轮椅,和老人的手扶车,婴儿车轻松的推到公交车上,关门后车又恢复平衡,还有中门后门是停车后乘客自己通过触摸键自己开的
传几张照片给大家看看
在说说火车站,因为我来的时间不长,只做过一次火车,所以也不能对德国的火车多说什么,德国的火车站没有检票的,也没有铁栏杆检票机基本上不用(至少我没有看见用过)只有很多的自动售票机,和问讯处(同时也卖票)所以火车站是完全开放的,你可以随便去任何地方(轨道上不可以),所以上车买票买什么样的票全凭自觉(公交也是),德国人很少几乎不会有逃票的,但也会有偶尔查票如果被查到没有票,那你就惨了,要罚款44欧,(相当人民币400元)而且同一州内城市之间火车班次很多甚至超过公交车的班次,这很有意思,也不知道德国人是怎么想的,所以,乘火车比乘公交还要方便,特别是有学生证(在德国注册的学生证在州内公交火车全部免费IEC除外)连售票机都可以懒得去了直接上车,那像我们国内就算去个郊区只要是乘火车,排队买票,还要上楼下楼再走很远的进候车室,再等,再检票,太罗嗦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发表于 2012-7-3 20: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20:52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继续,请各位继续欣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楼主| 发表于 2012-7-3 20:59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去旅游欧洲真的很美,很好,但不要在这里生活,最起码中国人是不适应的,生活条件上和国内一样,但是欧洲人很保守,循规守据,事很多,而且特墨迹。我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他们是小事化大,因为几十块钱就能把你告法庭,什么东西都的要用信来邮寄,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信箱是不可想象的,特别是德国人更是登峰造极,我都快被他们逼疯了。
经常是大家排一个长队做一件事情,结果前面那位也不管后面排多少人,就和办事人员那里默默唧唧的问这个问那个,没完没了,奇怪的是,办事人员绝对耐心,有问必答,后面排长队的,没有一个有怨言!真的是要疯了对于我们来说。
其实,个人觉得,中国有三样比不上欧洲而且100年也比不上。人的素质,环境和环保意思,食品安全,其余的都比欧洲强很多。还有就是高福利,但也意味着高税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发表于 2012-7-3 21:28 | 只看该作者
国内的道路三天两头在修,哪有那么平稳的环境让乘客看书,只好玩手机游戏
9
发表于 2012-7-3 22:45 | 只看该作者
国内达不到这样,咱们人太多了 ,人一多就不和谐了,弄得再好也乱了
10
发表于 2012-7-4 00:15 | 只看该作者
电车才是王道
11
发表于 2012-7-4 15:45 | 只看该作者
All123 发表于 2012-7-3 22:45
国内达不到这样,咱们人太多了 ,人一多就不和谐了,弄得再好也乱了

哎 真叫人羡慕啊
12
发表于 2012-7-4 15:50 | 只看该作者
看起来路面很干净啊,哪像中国,随地能见到痰包
13
发表于 2012-7-4 15:58 | 只看该作者
“在德国注册的学生证在州内公交火车全部免费IEC除外”
打错了吧,应为ICE吧
14
发表于 2012-7-5 17:29 | 只看该作者
张强通讯 发表于 2012-7-4 15:50
看起来路面很干净啊,哪像中国,随地能见到痰包

说的就是  咱一天还说咱们环境多么好呢 看看人家 差距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12 14: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