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gzpassenger 于 2012-7-4 20:50 编辑
作为一个民间公交查询网,秉承8684的传统优点,在站点名称方面应该做到两方面的准确性,一是行经站点准确,二是站名指示准确。
前者照搬市教委的站牌信息即可,后者则需要我们自己完善弥补不足。
在重名重站多而混乱的情况下,如果仅做到前者而不做到后者,那么就只是“准确”地复制了官方的“模糊”而已,总体还是模糊的。
为什么我要写这么一段开场白,因为广州重名重站问题确实不少,尤其随着近几年新线开通,现象更加明显。但我很失望地看到8684基本照搬官方站名,很多实际问题没有考虑到。而我为此也实地考证过不少地方,提交了不少“纠错”“建议”,但基本是没什么回音,有点像给“有关部门”提建议的感觉。
那么我就在此帖盘点一下我已经发现的重名重站问题吧,虽然不知道盘点了结果会如何。
首先来一个旧帖回顾:《[广州]公交查询数据完善建议2》
其中,和搜索便利性直接相关的“机场快线X号线”问题未解决(好吧这跟站名没有关系)。
关系到换乘系统输出结果正确性的,东山总站、沙涌南总站、科韵路、客村、凤凰新村、体育中心、体育西路、大塘系列、沥滘系列、天河南、花城大道系列、动物园、人民北路、华景新城系列、晓港湾系列、梅花园,这些问题全都未解决。但愿其原因不是逃避问题,不想解决。
关系到地点指示准确性的(第二准确性),大学城广工、外环西路、金沙洲总站、和平新村、北山系列、大塘(佛山花都)系列、天河公交场总站、园艺园艺场、江湾桥脚、广州大桥、海珠桥、大沙头系列、滘心村系列、红星村系列,未解决。这些问题可能不会影响换乘的准确性,但是却影响查询结果的实用性。这里举个正面例子供参考:石溪[工业大道]、石溪村口[黄埔大道]。
旧帖回顾完了,下面是新发现的问题。
①再次强调“南村”系列问题,问题严重!!!原来广州南村有好几个,白云区、海珠区、番禺区、花都区各有一个,相应地,发生混淆的站名一大堆。请给还未加上方括号副站名标示的“南村”系列尽快加上,或加上行政区名,或加上路名,总之不应该留着他们继续混淆不清。想想如果某人在海珠客运站总站,看见82路经过“南村”,788路也经过“南村”,上错车就悲剧了,
②广州的“七星岗”有两个,一个在番禺,一个在白云。除了两个总站,其余的“七星岗”均指示不清,同样请补充副站名。
③“西基总站”与“西基东”看着相似,实则相距十万八千里,就像“石溪[工业大道]”与“石溪村口[黄埔大道]”,竟然也不加副站名么?
④332路“大学城商业北区总站”和夜65路“综合商业北区总站”同站,节假日公交专线5“岭南印象园”和380A(不是B)“大学城博物馆”同站。为何屡次纠错都不愿意将其统一,而只仅仅使用照抄来的站牌信息,也是不愿正视此问题么?
⑤“云城西路(XX)”有两个,两者却是相差2个站的站距,约2.5公里,就应该使用方括号,否则若产生换乘结果,要走死人的。
⑥同理,“西五路”和“西五路(中部枢纽)”也是相差2个站,约0.7公里,若是产生换乘也是要走死人的。这是因为西五路确实不短。请改为使用方括号,而且“西五路”最好加上副站名,改为“西五路[北亭村]”,以防混淆。
⑦“车陂总站”“车陂公交场”是车陂系列里面,不能通过站名得知地点的车站,请加上路明作为副站名。车陂系列的其他站名指示得还算清晰。
⑧“小洲”系列,共有4个站,看着相似,但各不相同。其中“小洲村”“小洲村总站”相距甚远,应加副站名加以区分。而夜55路“小洲总站”的位置就是“小洲村口”,建议统一一下,改为“小洲村口(总站)”。“仑头”系列有着同样问题。
⑨“土华”“土华总站”,还是同样问题,不多说了。
⑩“同德围”站,指示模糊不清,同德围大得很!其他几个总站都指示清楚了,没有问题。
这次暂时到此为止了。或许我提出的更正方案未必是最佳的,还请管理员斟酌,然而这些问题却是不容置疑的客观存在,请勿继续置之不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