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Schlachtschiff 于 2012-7-24 22:03 编辑
今天在报纸上看到火车站要开始进行改造了,由于北广场拆迁未完成所以暂不动北出口,也不动南广场,只对候车大厅进行改造。个人觉得,如果能趁此机会对南广场做小规模改造,是十分有效的。济南站已经成为脏乱差的典型,站前广场拥堵,公交车站分散且不规范,车辆即停即走不便于调度。因此,特提出如下设想。
如图,此为现有的广场状况图。交通设施红色,其他设施为蓝色,粗线为各种车辆的流线
可以看出广场以南的道路上车流极度混杂,导致拥堵。广场西南角公交车从内道变到外道,与驶出广场的出租车/社会车辆冲突明显。
考虑到旅客乘降、广场布局及周边的通行状况,可以做如下修改:
这样一来,有如下好处:
1. 无需对现有布局做太大修改,社会车辆、出租车流线没有太大变动;
2. 公交车的庞大车流与其他车辆分开,彻底改变广场前道路的拥堵状况;
3. 卫星地图测距显示画出来的公交枢纽站区域面积约为50*50,完全可以满足现有9条公交线路的需要(做成3列候车亭并列,每列3个候车亭各停靠一路车即可),原来分散的公交车站集中到一起,便于乘客寻找和车辆调度;
4. 乘客从出站口走到公交车站的时间并无增加,而从公交车站走到进站口的时间则大大缩短。此外,根据常识,一般“赶火车”时间比较紧,而下火车后时间不那么紧,因此让公交车能在停靠火车站站点之前避免在广场前道路上堵太长时间是对旅客有好处的。另外,这么一改也方便了前往广场汽车站的乘客。
5. 公交车从车站东街驶出广场后,全部右转向南,到天桥南路口后K51向南直行,BRT5向东左转,84掉头,其他全部右转;到站前路路口后,9、K156路直行,其他(3、11、18、43)向南左转。在站前路/经一路路口,由于要让西边来车进火车站,此路口留有左转信号,而此左转信号有相当程度的浪费(东面来的车很少有在此左转向南的)。这样一改,3、11、18、43这四路车就可充分利用这一左转信号。
6. 3、11路车之后直接向南即可,18、43路车则可经升平街前往经二纬三停靠,充分利用商埠区道路进行微循环,改善拥堵。
设想的可行性考察见54楼
欢迎讨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