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乘坐多路公交车探访发现,虽然济南公交公司已对不少重复的站点做了站名调整,但仍有不少站点存在同名异地现象,对路线不熟的市民转车时很容易“踩空”,在下车站牌找不到要转的车。
□文/片 本报记者 张爰杰
个例:在大观园转车,最让人纠结
近日,从外地来济南的小赵坐公交车到大观园转车时犯了迷糊。根据朋友交代,需要坐4路车到大观园转49路车到友谊山庄,可是小赵从大观园站点下了4路车后,在下车的站点无论如何也找不到49路的站牌。问了几个济南本地人后小赵才知道,大观园站点有3个,他要从纬二路上这个站牌到纬一路上的站牌才能坐上49路公交车,经四路和纬二路上的大观园站点都没有49路。
大观园是重要换乘站之一,市民对大观园站点的纠结也最明显。
探访:不少站点让市民转车时“踩空”
18日,记者乘坐14路、30路、103路等多路公交车,对市民反映较多的一些站点进行了探访,发现一些公交站点依然存在同名异地现象。
记者乘坐14路公交车到大明湖东门下车,发现“大明湖东门”站点有两处,一处在黑虎泉北路上,有14路、31路、41路等8趟公交车;一处在明湖东路上,有30路、45路、K53路等8趟公交车。这两处站点离得并不远,约有200米,但由于一个在明湖东路路南,一个在黑虎泉北路路西,两个站点正好被绿化带挡住,看不到彼此。如果在一个站点下车后仍需在“大明湖东门”转车,要是对站点设置不熟悉,就很难找到另一个站点。
随后,记者从另外一个站点乘坐30路公交车到河套庄站点下车,发现在生产路路东和路西都有河套庄站点,但是30路车只有在开往泺口服装城方向上才在生产路的站点上停靠,而相对方向开往祝甸的30公交车,则要从生产路向东转入明湖西路后停靠在另一个河套庄站点。记者在生产路西侧乘坐82路公交车向南走,在顺河街和明湖西路交叉口南边100米的地方,发现了一个6路公交车的河套庄站点,这是河套庄的第三个站点。
记者接着乘坐82路公交车来到杆石桥,公交车停靠在顺河街和经七路交叉口北侧约100米,这里有6路、32路、72路和82路等四趟公交车。而在经七路和顺河街交叉口西侧,还有一个杆石桥站点,这里有6路、49路、102路等10趟公交车。
【公交公司】 大观园站点名称暂时无法更改
济南公交曾因同名异地现象严重遭市民诟病,如曾经有两个“小清河北路”站点,一个在历山北路板桥广场附近,一个在无影山北路,两个站点隔着近10公里。媒体报道后,公交公司将板桥广场附近的原小清河北路站点更名为板桥广场。
十一届全运会之前,不少同名异地的公交站牌都更名了,如1路、3路等公交车所经的“泉城广场”站点更名为“泉城广场北”,18路原来停靠的“二环东路”站点改为“文化东路东口”,47路原来停靠的“二环东路”站点改为“工业南路西口”。这样的改动给市民乘车带来了便利,也能更直观地了解原来笼统的“二环东路”、“经十路”等站点的实际位置。
有市民建议,可以将大观园站点改为“大观园东”、“大观园西”等名称,但是济南公交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说,这种改法不妥当。“经过大量工作,济南公交目前很少有同名异地的现象,大明湖东门的两个站点相隔不远,一般也不会影响市民乘车。大观园站点改名为大观园东、西、南、北现在看来并不合适,因为如果这样改了,很可能上行和下行经过大观园时,停靠的站点名称不一样,反而不利于市民乘车。”这位负责人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