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DDsheep 于 2012-9-5 20:28 编辑
厦门公交车辆和线路数量翻番 交通出行分担率居全国第五
厦门网 2012-09-05 15:00
厦门网-厦门晚报讯(文/图 记者 王绍亮 见习记者 王晨程)上月底,520和508这两条中巴线路退市,取而代之的是两条新公交线路:135、130。不仅车型变大了,档次也变高了,乘车环境改善不少。
这只是厦门发展“大公交”思路的一个见证。公交集团成立6年来,公交车辆和线路几乎翻了一番,从1982辆增加至3843辆,线路从141条增加至290条,向岛内东扩、岛外跨越,逐步形成“大公交”格局。
【厦门公交之最】
张淇辉 摄
最长公交车:18米长
在厦门,最长的公交车要数30辆运行在BRT的快速公交车。这种车型最多可容纳160名乘客,原来的12米公交车最多只能乘载92人。
最高公交车:4米双层
在厦门,双层公交历史可追溯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如今只有50辆在10路、26路、80路运营,高4米,荷载92人。
最长线路:
791路52公里
如今,厦门290条公交线路中,最长的线路是791路,从新店车场站到杏林消防站,连接翔安、同安、集美三个组团,全程52公里,共有49站,票价只要2元。
【车辆】
成新率75% 将更智能更节能环保
提及厦门的公交车型,公交集团技术部负责人黄育森感慨万千。
在上世纪90年代末,那个时候乘客的特点是不嫌车好与坏,只要能上车就行,没那么多讲究。碰到高峰期,人挤得要命,乘务员喊也没有用,驾驶员只好下车,从侧面帮忙指挥乘客,让他们一个一个往后面挤。关门的时候,乘客把门给堵住了,驾驶员就站在门外面,确保乘客安全了,再把门往里用力一压,关好。
“而如今,跟当初却有天壤之别。”黄育森说,市民的要求高了,不光要坐得上车,还追求更高的舒适度和便捷度。“公交行业必须跟着市民的需求提升,市民要求越来越高,我们就必须越办越好。”
当然,这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公交事业分不开。
这几年来,坚持公交优先已成为全市上下共识的战略。在这样的背景下,厦门公交车型慢慢变长,容量变大,从8米主要车型,到如今的12米主要车型,甚至还有18米长的BRT。与此同时,厦门公交车型还引领发展潮流,像自动挡、CNG节能型公交车也逐渐走上街头,服务市民。
公交集团主管领导黄种需说,总的来说,公交车变多、变大、变新、变高档了,成新率达到75%。技术状况、安全系数都提高不少,乘客更舒适、驾驶更轻松、车辆更智能以及更节能环保。
今年,按照计划报废更新500辆公交车,其中新增的不乏节能型公交车。
【亮点】
交通出行,公交分担率高居全国第五
黄育森说,今年8月他到贵阳出差,细心地观察了一下那里的公交车,发现很多还是前置式(发动机在车的前部)。这种车型是厦门10多年前的主打车型,2005年在厦门退出历史舞台。一个是西部的省会城市,一个是东南沿海的经济特区,公交车型相差十多年。与其说是西部发展太慢,还不如说是厦门的脚步太快。还有,最重要的公交分担率,厦门早在2009年就是30.87%,居全国第五。
公交集团2006年成立后,不断加快淘汰老旧公交车的步伐,一些排放量高和车况档次低的公交车退出市场,采用低排放、大容量、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节能型公交车。目前,全市共3843辆公交车,其中404辆CNG、291辆油电混合动力节能型公交车占18%,其余均是柴油车。
【线路】
翻了一倍多 形成“大公交”线网格局
厦门岛内筼筜湖、仙岳山等都是东西走向,隔断南北方向的便捷联系。相对来说,岛内城区的发展,也是沿着筼筜湖、仙岳山一带向东蔓延,而公交线路同样如此。
用公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祥苓的话说,道路修到哪里,公交就通到哪里;新城区建到哪里,公交就开到哪里。所以,每年新增或优化调整一批公交线路,其重点就放在岛外、岛内东部和南北走向。
早在特区成立初期,70多辆公交车,10多条线路,就组成了厦门最早的公交线网。绝大多数线路在岛内跑,出岛线路最远只到杏林和海沧东孚,每天最多三四班。
1993年,成立公交总公司时,公交车数量增加到300多辆,线路二三十条,逐渐开通了到同安、海沧各地的线路,但发展还是比较缓慢。到2006年公交集团成立时,车辆增加到1982辆,线路达到141条。
公交集团业务一部林生能说,随着岛内东部新城区的建设,以及连接岛内外的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翔安隧道等基础设施建成通车,公交线路进行岛内东扩和岛外跨越,如今达到290条。6年来,公交线路翻了一倍多。
公交集团党办主任黄林中形象地说,如今厦门公交线网形成五个组团,岛内一个组团,岛外四个组团,统一定价,岛内组团与岛外组团之间联系紧密,岛外每个组团之间联系也很紧密,形成一个“大公交”线网格局。
【亮点】
保障房刚交房 公交已开到门口
早在6年前,岛内东部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形成一片投资热土,当时很多地方还是农村,公交车很少。随着软件园二期、五缘湾、观音山等地的开发,公交车逐渐向岛内东扩,增加六七十条线路。比如光软件园二期,就吸引20多条公交线路在这里始发或途经。
林生能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就是当初岛内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高林居住区交房使用的第一天,4条公交线路就已开到小区门口,为生活在那里的小区居民服务。
公交线路还随着工业园区、厦门北站、集美大桥、杏林大桥和翔安隧道的建成通车向岛外跨越,像厦门北站,除了BRT1号线,还有11条公交线路延伸到这里,10条始发,1条途经,方便厦门北站与岛内及岛外各区之间的联系。在翔安隧道开通前,只有3条公交线路进岛,如今已有9条,8条始发,1条途经。
【延伸阅读】
公交集团6年来车辆投放大事记
2008年,BRT建成投用,选用120辆12米长自动挡公交车。
2009年6月1日起,我市公交统一开启空调,免收空调费。当时,仅剩1路、10路、26路、80路为非空调车,经过技术改造,当年8月1日,厦门所有公交线路都成为空调车,免收空调费。
2010年1月11日,公交集团订购大金龙天然气公交车签约仪式举行。当年8月份,首批50台投放在3路、46路、99路。到2010年年底,首批300辆绿白相间的CNG上路运行。
2010年12月3日,公交集团正式投放4辆混合动力客车用于公交运营,标志着厦门“十城千辆”示范工程进入了实施阶段。
2011年8月,自动挡公交车开始走向常规公交线路,59辆投放在19路、88路、109路、123路和855路,不仅起步稳,乘坐更舒适,还可降低司机的劳动强度。
2012年,70辆自动挡公交车投入运营。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