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交68 发表于 2012-10-12 16: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和帝都一样先进,不是所有的城市都能把公共交通做的那么好,不是所有的城市会马上都能 ...
反正我感觉路得一步步走。以前和长春的车迷们探讨过,假如能够把长春所有线路都换成10米前置高三踏的龟——现有10米以上保持不变。也就是无论前置还是后置,无论低三还是二踏,全都换成高三踏10米大连龟。问长春车迷们愿不愿意换。他们的说法是:先脱贫再致富——也就是如果可以,宁可先接受满城高三踏10米——在米数上先“脱贫”,然后再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变成10米后置,12米后置,甚至三轴,铰接。
我觉得他们的看法就很现实,没错,路要一步一步走。谁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就算是换车,也不可能一口气全换成12米后置,全换成铰接和三轴——毕竟哈尔滨不是北京,毕竟哈尔滨的财政不可能全部投给公交。一步一步走,先提高后置率,保证车辆行驶速度,降低发车间隔,然后再一小步一小步的提高米数,提高档次,同时提高服务质量。
至于说“单排座、双排座的问题。是,从车迷的角度讲,我也喜欢后排双排座,我更喜欢全车双排座。但是,从一个乘客的角度讲,我更喜欢全车单排座,甚至全车没座————为什么这么说?我记得以前22路用黄海6100的时候,车内是双排座,而且是全车双排座。结果怎样,坐座位的倒是舒服了,但那毕竟是少数,站着的可就遭罪了。在狭窄的过道中挤来挤去。小偷们可算乐坏了,便于下手了……
说句实话,现在的后置车,很多后排是双排座,结果怎么样呢?由于过道狭窄,大多数人不愿意站在后排过道上。于是前门到后门之间的过道就变得异常拥挤(就拿205来说,早上从省医院到香坊万达那一段,那个挤!我真不敢想象它全车双排座会是怎样的情形)。另外,如果后排站了人,后排坐着的人下车就非常困难,就我而言,因为坐在后排下车踩别人脚的事情没少跟人家道歉……
目前情况,路况不改变的情况下,很多车辆不可能换12米或者三轴、铰接。发车频率呢,也不可能做到那么高。对乘客来说呢,人家站在哪里是人家的权利,你不可能拿刀逼着人家往后排过道上站。于是乎,前门到后门之间的空间就必然在高峰时段拥挤不堪。所以说,作为一个普通乘客,我宁可要宽敞一点的过道,宽敞的车内空间,我也不愿意要全车双排座。
毕竟,老百姓的需求和车迷的愿望有时候是矛盾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