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迷网 - 巴士之家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70|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首列地铁长春启运今晨抵达哈市 为中国首列高寒地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4 14: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厂区内,6辆长度近20米的平板车停在那里。
昨天,记者赶赴长春,全程见证哈尔滨地铁的首列6节车厢,经由这些超级平板车,“裸运”抵哈——沿途340多公里,时速不超过60公里,哈尔滨的下一代交通工具将于今天登陆冰城。
经过8小时吊装,哈尔滨地铁首列6节车厢全部“上车”。16时20分,6辆运载着地铁列车的大型平板车从长客出发。受到高速公路对大型车辆通行限制的影响,车队昨晚在服务区休息。预计今晨5时左右,从哈东收费站进入哈市。
截至昨天20时记者发稿时,车队通过拉林河收费站,进入黑龙江境内,距离哈市仅剩最后的七八十公里。
6辆平板车装载运输
哈尔滨地铁每节车厢长、宽、高分别为19.52米、2.8米、3.8米。每列中的一节,由于要连接电网,会略高一些,为3.9米。每节车厢重量为32吨至34吨。
放在轨道上,它们还算寻常,但要走在公路上,则是庞然大物。要对整列车厢进行“拆解”,“拆”成单节,才能运输。
昨天8时30分,长客的工人们开始“解编”车辆,将连接6节车厢的通风管、通信线路、电力线路及车钩分开。
这6节车厢将分别吊装到6辆大型平板车上,运抵哈市后,再重新进行“连挂”,组成一列列车。
负责运送这些车厢的是专门从事地铁车厢运输的长客运输公司。他们特别定制的平板车,车长19米,载重40吨。装车前,地铁车厢仍要做一番“包装”。
“裸运”也需“简易包装”
据长客生产物控部发运处处长张志介绍,哈尔滨地铁的运输属于“裸运”。“如果是海运,要考虑到海水侵蚀、大风大浪等因素,会对车厢进行全包装,但短途的公路运输,一般都采取裸运。”
裸运,不等于完全无保护。昨天9时,长客的工人们开始对地铁车厢进行运输前的“简易包装”。
长客哈尔滨地铁项目经理丁博说,此前,地铁车厢中的座椅、地面、立柱上都包覆着一层非转移胶带——它能做到撕下不留痕。
“只要来长客参观地铁车厢的,一定会看哈尔滨地铁。为了防止磨损,才贴上一层保护膜。”9月29日,哈尔滨方面来长春检车时,为检查每一个地方,这层胶带被撤下,检车完毕后车厢贴上了封条。
这次运输过程中,为确保车厢的密封性,工人们将所有可能进灰、可能发生相对YD的地方都用胶带封死,可能发生磕碰摩擦的地方则用软泡沫包覆。
车厢前后都进行了严密的包覆,最后,工人对连接两节车厢的车钩进行了固定。

“地空”默契配合成功“落车”
这列列车采用标准B2型铝合金车体结构,“4动2拖”6辆编组,车身较轻。但要平稳“上车”仍是技术活——需要两台“天车”之间,以及与地面工人间的默契配合,才能做到。
上午10时05分,厂房天棚横梁上,两台大型“天车”从另一头“呼啸而来”。地面工人迅速将吊钩卡在车厢下方。随后,两台“天车”同时操作,第一节地铁车厢被高高吊起。
一台平板车缓缓驶入厂房,准确停在吊起的地铁车厢下。两台“天车”操纵车厢一点点下落。下落过程中,地面工人要不断调整放置在平板车上的锁轮器位置,以便车轮可以直落进去。吊臂一次次地缓慢下降,调整位置。最终,8只车轮牢牢卡在锁轮器中。
地铁车厢运输前,要经过四轮固定:固定车轮、固定转向架、固定车体,保证车厢在平板车上下、左右、前后都不会移动,最后还要在车厢与平板车之间用方木垫实,前、后、两侧共4块,防止车体摇摆。从车辆起吊到最后加固完毕整个过程历时半小时左右。
张志告诉记者,哈尔滨地铁的设计本身抗震性能就很好,在运行过程中不再需要其他减震设施。因此,在运输过程中只要捆绑、支撑时考虑到减震就没有问题。
运输时速不超60公里
出发前,运输公司早已做足预案,多次对340多公里路线的桥梁、涵洞限制高度等进行调查。“从长春到哈尔滨,我跑了不下5趟”,长客运输车队队长张世威说。
这种定制的平板车长19米,装车后高度达4.3米,属于合法超限运输。他们还特地到哈尔滨市交管部门办理了大件运输通行证。
此次行程有两辆长客的“哈尔滨地铁护送车”,前车负责开道,勘察路线,以防出现始料未及的路况;后车负责随时检查车辆状况。每辆运输车上还有两位长客的工作人员,每50公里就要检查一次地铁车厢捆绑有无松动等。
为尽量避开交通高峰时间,此次运输选择了周末,并在晚高峰后进入市区。为保证运输安全,平板车时速不超过60公里,两车间距始终不小于50米。
张世威告诉记者,这次运输选了一批最富经验的司机,他们的行驶里程均在15万公里以上。每辆车配两名司机,做正副班驾驶,坚决杜绝疲劳驾驶。
据了解,地铁列车到达哈尔滨后,将先停放在车辆段附近的新江桥街临时停车场,周一将正式进驻太平桥车辆基地,配合哈尔滨地铁建设进行联调联试。
按照计划,预计到今年末,共有6列、36节地铁车厢到哈。至明年6月末,地铁1号线所有17列、102节地铁车厢将全部到哈。

车间距保持50至100米
发车前,跟随地铁列车来哈的长客工作人员对车辆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确定固定及捆绑无误后。16时20分,两台护送车辆和6台平板车从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院内出发。
为做试车用,北车长客院内有一条环形电动车组试验线接触网。地铁装车后,高度达到4.8米。由于高压电作用,通过接触网下方时,地铁列车铝合金车体可能被接触网吸附。所以当车队驶出北车长客院内时,接触网工程暂时断电,确保车辆安全驶离。
驶出长客,车队沿新竹路一路向西,驶往长春绕城高速。
昨天是周六,长春市内交通状况较为良好,地铁运输车队并没有遭遇车辆拥堵。不过,受平板车车身较长限制,行驶速度较慢,车队均打开双闪灯前行。经过市区内两座立交桥时并无障碍,顺利通过。20分钟后,车队已陆续抵达“长春西”高速公路入口。
在高速公路,车队行驶速度并不是很快。地铁列车“个儿”很高,即便有多重加固,一旦开快也容易出现事故。再加上平板车的自重,整车惯性很大,因此行驶速度始终控制在每小时50至60公里。车间距也保持在50至100米左右。据张世威说:“驾驶员间用对讲机保持通讯,如遇突发情况,相互提醒。”
受高速公路对货运车辆行驶限制,在18时至次日5时时间段,车队无法驶出高速公路。截至昨晚20时记者发稿时,车队通过拉林河收费站,进入黑龙江境内,距离哈市仅剩最后的七八十公里。
由于该服务区容量无法停下全部6辆平板车,车队只得继续向前行驶,预计将在运粮河附近停车休息。张世威介绍,预计今晨5时从哈东站进入哈市,争取在6时30分社会车辆增多前,到达新江桥街临时停车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5:33 | 只看该作者
冰蓝色车身绽橙色雪花,时尚;内部“中国红”,设计灵感来自德国设计师
车头颠覆斜坡式设计,采用类似ipad的平板设计理念
特殊材料结构提升列车保温性能,车厢座椅下面设电热器
整列车减重402吨,为目前国内自重最轻铝合金地铁列车
每两节车厢为残障人士划定特别区域
为乘客提供全面导向信息服务及实时新闻播放
昨天,记者在中国北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见到哈尔滨的第一列地铁——中国首列高寒地铁时,长客哈尔滨地铁项目经理丁博从外观到性能、从技术含量到客户体验,为记者介绍了其与众不同的一面。

冰蓝车身点缀橙色雪花 车头似ipad
冰蓝色车身,橙色雪花图案。轻度的“撞色”,让哈尔滨地铁显得颇具时尚气息。
哈尔滨地铁车厢内部和外部,皆可看到橙色大小不一的密集圆点,离远观看,就能发现它是为凸显地域特色设计的雪花图案。而橙色的选择是为了缓和寒冷冬季带来的严寒感,也是为了彰显哈尔滨的活力。
这样的设计来自德国设计师,他们曾亲赴哈尔滨,在看到冰雕后产生了以冰蓝色为地铁主色调的灵感。车内颜色运用也颇为考究:贯通道是暗红、拉手是枣红、座椅是大红,通过不同层次突出“中国红”的特点。
在长客厂区的众多地铁中,哈尔滨地铁的车头显得与众不同。它颠覆了以往的斜坡式车头设计,采用了类似ipad的平板设计理念。由全景式玻璃打造的前窗周围,则采用的是曲线轮廓。车头正面以直线将各功能区划分开来,采用平面及分模块的设计。

乘坐环境温暖、宁静、舒适
作为国内首款高寒地铁,哈尔滨地铁列车能保证在零下38℃的气候条件下正常运行,在列车的牵引制动性能、故障条件下的运行及救援能力、辅助系统的冗余能力、采暖和防寒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极高的技术要求。
据了解,长客通过应用惰性气体、高分子材料及隔热结构设计实现了列车极高的保温性能。由于车辆密封效果大幅提升,车内的噪声也显著降低,为乘客营造出温暖、宁静、舒适的乘车环境。
为了让乘客在冬季乘坐时更加舒适,地铁车厢在采暖和空调上也进行了特殊设计,比如座椅下面设有电热器,每辆车上设置两台大功率空调机组,能够确保列车冬季温暖。
另外,地铁座椅高度为450毫米,即0.45米,可以保证绝大多数乘客感觉舒服。车内的扶手、拉环等,设计高低也经过计算,高度适中,其中,拉手距离地面的高度约1.6米。

以“最轻自重”年省百万度电
哈尔滨地铁是目前国内自重最轻的铝合金地铁列车,一列车减重402吨,这能够有效降低列车牵引能耗,全线车辆每年大约可降低牵引电耗100多万度。
记者了解到,地铁列车的整车设计充分体现了科技、人文、环保的理念。实现全速度范围电制动,制动期间的能量反馈回电网再利用,降低了电能损耗,并大量减少闸瓦磨耗。全面应用环保、可再回收利用材料。应用空气净化装置,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地铁全车设置了引导乘客的人性化标识。在车厢外部,能看到每隔两节车厢会画有一个轮椅图案。这是特别为行动障碍人士划定的区域。
在车厢内部,每个车门两侧分别有一个逃生锤和紧急制动装置。而乘客信息显示系统则采用了网络技术和多媒体传输显示技术,能够为乘客提供全面的导向信息服务及实时的新闻播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发表于 2012-10-14 15:56 | 只看该作者
期待地铁通车。
4
发表于 2012-10-14 16:02 | 只看该作者
哈尔滨地铁的标志到底是哪个呀,这个标怎么和地铁工地上的标不一样呢~
5
发表于 2012-10-14 16:22 | 只看该作者
倒是蛮喜欢车厢的涂装不过脸的设计倒是不喜欢!
6
发表于 2012-10-14 17:33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不从铁路运输呢,,一拆一桩多麻烦~~~~~~~~~~~

点评

轨距相同然后直接用国铁轨道开过来?  发表于 2012-10-14 17:43
7
发表于 2012-10-14 18:29 | 只看该作者
車頭的斜面也令我想起澳大利亞悉尼的Tangara T-set
8
发表于 2012-10-14 18:5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不用铁路运输呢……

点评

电视上说是因为地铁的线路和国铁的线路并不联通,而且卸车运往地铁的时候势必造成哈站正常通行车辆的通行困难。  发表于 2012-10-15 10:01
9
发表于 2012-10-14 18:58 | 只看该作者
铁路运输费用是不是高啊,这么近的话公路能便宜一些吧

点评

电视上说是因为地铁的线路和国铁的线路并不联通,而且卸车运往地铁的时候势必造成哈站正常通行车辆的通行困难。  发表于 2012-10-15 10:01
10
发表于 2012-10-14 18:59 | 只看该作者
stx403103929 发表于 2012-10-14 16:02
哈尔滨地铁的标志到底是哪个呀,这个标怎么和地铁工地上的标不一样呢~

原来的和南昌的几乎没分别,但是南昌的换了,不知道为何哈尔滨的也换了
11
发表于 2012-10-14 19:27 | 只看该作者
这涂装 和里面的色调 搞得视觉  很冷啊~ 不愧是高喊地铁
12
发表于 2012-10-14 20:27 | 只看该作者
表示不喜欢现在哈尔滨地铁的标志
13
发表于 2012-10-14 20:31 | 只看该作者
看新闻的意思貌似是铁路还没有跟地铁接轨即使运到哈尔滨也要重新弄到车上在送去车辆段………………

不过我一直在想这些车会在哪个高速口下来呢?先锋路?还是大耿家

点评

在哈东,也就是先锋路,然后运去太平桥。  发表于 2012-10-14 21:13
14
发表于 2012-10-14 20:31 | 只看该作者
车挺漂亮,装了屏蔽门就不美好了……
4动2拖……略微奢侈
15
发表于 2012-10-14 21:14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标志太难看啦!!!
为什么不从火车道线上托过来呢?临时修一条铁路跟地铁的接驳线也行啊,成本会比这样低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公交迷网 ( 苏ICP备18015221号

GMT+8, 2025-2-5 16:5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