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保外学子 于 2012-12-6 22:41 编辑
来源:2012年12月06日保定日报
12月4日16时45分,2路公交场站调度室内,司机刘俊杰正在等待发车。离准时发车时间16时50分还有2分钟时,场站内智能调度电子显示屏发出了“请准备”的提示音。刘师傅赶忙放下手中的水杯,来到13号公交车旁,登上驾驶位,将车开到场站门口就位。当显屏上的时钟显示为16时50分时,调度室显示屏和车内语音系统同时发出“请发车”的指令,此时刘师傅准时将车驶出场站。“2路是首批实行智能化公交的线路,这样的提示语言已经与高科技的GPS系统挂钩。”场站负责人刘新来告诉记者,自新能源空调车运营以来,所有司机师傅更辛苦了,每天早晨都是提前20至30分钟到岗,先预热车辆,以保证首班车的车内空调温度,让乘客坐车时更舒服。
高科技的手段已经陆续应用到公交线路上。在公交总公司信息管理中心大厅,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在计算机前观察着公交车的动态。据悉,新型公交车上都安装了行车自动记录仪、GPS系统、GSM通信系统、录像实时监控系统。
在整合了上述四大设备之后,公交车的行车安全就有了可查之据。“行车记录仪,可以准确地记录下每个时点的车辆行驶数据,再依靠GSM通信系统,数据会实时发送回信息中心。车辆到站时,必须进站停靠,否则后台系统会显示违章。如此一来,司机的进出站行为、行驶速度以及在车箱内的言谈举止都会被分毫不差地记录到后台服务器中,对驾驶员进行实时监督,车内外状况也都一目了然,提高了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公交公司信息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王超向记者介绍,“不仅如此,将来乘客们还能对公交车到站的时间了如指掌。乘客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知道最快的某路公交车何时到站,为市民准点乘车提供方便,将来市民还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刷卡乘坐公交车,更加方便市民安全出行。”
公交智能系统除了给乘客带来方便外,公交司机也从中受益不少。行车记录仪的车辆运行数据通过GSM系统自动转到后台系统中,也为司机在面临交通事故等非常状态时,提供了可靠而有效的证据,为司机避免法律纠纷提供了一种途径。而车辆内安装的GPS卫星定位系统,除了对车辆进行智能动态调度和监控指挥外,车厢内实时影像记录以及全程定位,可以为内部管理和社会治安事件提供可靠依据。前几天,有乘客投诉司机师傅行驶不稳、态度蛮横,相关部门调出车内影像记录后,发现事实并非如此,避免了一起纠纷。
公交总公司党委副书记张智勇介绍说,“除了上述新技术的应用外,公交车上还有一把可靠的‘锁’——64位专用箱门电子锁。别小看这把锁,由于其可以与GPS接口连接,每个投币箱实现了定点定时开箱,提高了票款管理的安全性。所以,发展智能化公交不但可以提升我市形象,也是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流趋势,更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
据了解,目前我市只在2路LNG新能源空调车应用了GPS智能公交系统,在智能化车辆管理系统协助下,对线路下每一个车辆进行实时监控,对司机的违章行为及时反应。今后,公交公司还将逐步加大公交智能化设施的投入,将智能化公交系统遍及每一条公交线路,让百姓出行更方便更快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