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7路成“史上”最难等公交 寒风中站1小时等来1班车
厦门网 2013-01-10 08:00
【记者调查】
在枋湖客运中心站,等了1小时才等到一班757路;在海沧建行站,等不到站牌上有的881路
【部门回应】
对市民反映班次不足或收班太早的线路,将适时加密班次或延长服务时间
等待757,是个痛苦的过程。
文/图本报记者 黄晓波
【微提案】
跨区关键线路班次过少
在本报热线968820和官方微博“@厦门日报968820”向市民公开征集的两会“微建议”、“微提案”中,不少市民把目光聚焦到了“公交”身上,就如何优化公交线路、如何提高公交服务,提出自己的看法。
他们认为,在看到公交线路覆盖、运营日趋完善的同时,一些诸如“查得到坐不到的幽灵线路”、“跨区关键线路班次过少”等问题,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并解决。
【微现场】
镜头1
吹一小时冷风 终于等到一班车
从枋湖客运中心到翔安文教园,这段长达22公里的路程有直达公交757路。虽然省了换乘的麻烦,但要真等757路,那就是你的不幸了——757路1个小时才发1班车。
昨日下午4点,记者赶到757路的始发站枋湖客运中心站,不巧目送一辆757路刚刚离去。于是,悲剧开始了:瑟瑟寒风中,记者在露天的站台翘首盼着下一辆757路,足足吹了40分钟冷风,下一班757路才缓缓现身。别高兴得太早,至少还得再过20分钟,这班757路才会发车。
据厦门巴士迷公社的几位“公交达人”说,难等的757路是连接翔安区与市政务服务中心唯一的一条直达线路,类似这样“重要却难等”的线路并不止757路。微博“@厦门公交查询网”分析称,这与“20公里1元”的营收限制有关。
镜头2
站牌上的公交车 你永远也等不到
起终点为“公交海沧车站-火车站(梧村地下车站)”的881路(842路区间车),则是一条典型的“幽灵线路”:查得到,但是坐不到。
昨天中午1点,记者来到海沧建行站——根据厦门公交官方网站信息显示,这是881路上下行都将经过的一个站点。车站的线路牌上,881路也赫然在列。然而,记者等了半个多小时也没等来881路。无奈之下,记者搭乘别的公交来到881路的起点站——火车站(梧村地下车站)。在这里,一位公交调度员告诉记者:“881路?现在没了,全改842了。”
“公交达人”们对此还有补充:除了881路,至少还有990路(945路区间)、991路(950路区间)、992路(948路区间)这3路“幽灵线路”,这4条线路或是开通几天后便消失不见,或是原有常规线路增容后神秘地消失了。
微建议】
提升公交的服务意识
在民革集美总支副主委、集美区政协常委杨柳看来,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源,在于公交服务市民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服务意识”如何体现,杨柳随口举出了4点建议。“首先,有些线路班次过少,我们先不谈其中涉及的成本效益问题,但我建议公交方面至少能在站点线路牌标明每路车的发车频率,让等车的市民心中有底;其次,车站线路牌不完整、缺失某些线路的现象很常见,希望公交方面能改进;再次,建议站点名称要与时俱进,最好用传统地名;第四,建议对司机进行一些地名培训,我就碰过一位老奶奶上车前问司机‘有没有去海口’,‘海口’是轮渡的旧称,可是司机不明白,这就给老人家带来了不便。”杨柳说,“总的来讲,只要公交能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大多数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此外,厦门公交查询网也用其官方微博就优化线路提出一系列建议,现部分摘录如下:少开“充数”线路,增加现有高峰区间线路班次;根据实际客流重新考虑新增2元线路;优化调整重复率高的线路,避免浪费线路资源;更加合理地听取民意,调查客流,优化调整线路。
【微访谈】
岛内公交优化调整
岛外着重进行“补漏”
本报记者 徐景明
对于881路、990路、991路和992路,目前处于“有线无车”状态,公交集团昨天回应,2011年10月份开通的这4条线路,分别为842路、945路、950路和948路的区间线,开通之初是为了解决原有线路高峰运力不足的情况。不过,2012年,这些区间线所属的常规线路都完成了车辆增投或扩容,基本能满足高峰期疏运,所以区间线暂停运营。
对于市民反映的757、715、927路班次不足或者收班太早的情况,公交集团表示,将密切关注客流情况,适时加密班次或延长服务时间,必要时调整运力顶班运营。
市交通运输局介绍,今年,我市将继续执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据悉,我市目前公交线路达到315条,岛内的线网密度在全国范围内属较高水平,基本实现主城区全覆盖,所以今年岛内的公交线网将着重优化、调整,努力提高线路的运营服务能力。在岛外,公交线路将着重对新开发的片区进行“补漏”,并通过建设大型公交枢纽设施,增强公交线网的辐射、覆盖能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