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公交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百年前。
1909年,一条由“满铁”运输部电气作业所经营的有轨电车线路(原动物园至大连港码头)开通了,那时的人们亲切地将有轨电车称为“会跑的小房子”。当时,“小房子”还是多个国家的技术集合体,车体是美国布列斯顿造,底盘是英国蒙天吉布森造,电气部分是德国造。
经过无数次的规划、改造、扩建,时至今日,201路、202路2条有轨电车依然行驶在我们这座城市的街头,我市自主研制的“大连人”号有轨电车也早已名扬四方。
很难想象,没有有轨电车的大连会是什么样子。虽然“咣当”的行进声渐行渐远,但见证了我市公交百年发展的有轨电车,载着人们在时光隧道中穿梭,到站,已是今天。
社会参营,开创公交发展先河
做为我市城市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项公用基础设施,从1978年12月开始,我市公共交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至1980年末,全市营运线路达20条(其中汽车15条、有轨电车3条、无轨电车2条),营运路线长165.9公里(其中汽车线路长136.6公里),营运车辆620辆(其中公共汽车441辆)。至此,公共汽车已成为我市市内主要的交通工具。
1981年2月9日,旅大市改称大连市,“旅大交通公司”也改称为“大连市交通公司”。市ZF增加了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增添了新车辆。至1985年末,公交职工人数达1002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已达8658万元。
80年代中期,已有的客运公交车辆不能满足城市客运量日益增长的需求,ZF又无力投入购车资金。公交车上,人塞得满满的,公交公司每天都要安排专人在车站负责往车上推乘客,“乘车难”已经成为了当时严重困扰城市人民生活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着“统一管理,多家经营,调动社会力量参加城市客运”的精神,大连市公共汽车联营公司应运而生。
1987年12月,大连市公共汽车联营公司正式成立,为全民所有制企业,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享有与其它公交企业相同的优惠政策。这是由组织社会车辆和筹集社会资金发展起来的由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经济独立、自负盈亏的公交企业,在我市的公交历史上首开先河。
联营公司在组建之初,面临的困难令人难以想象,公司一无资金,二无车辆,这对一个公交公司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现已是公交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隋悦家当时负责筹备联营公司,他领着8个人便开始了四处游说的历程。厂矿、街道、机关、学校、部队等单位他们都去过,宣传动员社会闲散车辆参营。至1988年3月,他们组织动员了大连冶金机械厂、大连电机厂、大连远洋运输公司等社会单位和个体车主的25台大客车参营,开辟了第一条联营线路——青泥洼桥——石家沟住宅区的联营汽车1路。同年8月,为方便新起屯、石道街一带新建住宅区居民乘车,缓解乘车难,减轻汽车4路、15路和环路的压力,八一路——胜利桥联营汽车2路正式开通。同年10月,联营公司又组织社会车辆开辟了转山住宅小区——青泥洼桥的联营汽车3路。
1989年,联营公司按照市ZF“关于动员市内大企业投资购车参加公交联营”的指示精神,又成功动员大连石油化工公司购买大功率黄海大客车22台,1989年4月1日,二汽公司原7路车转由联营公司经营,为甘井子——西山宿舍的联营汽车4路,开创了社会企业办公交的新途径。9月1日,投资400万元,新购30台铰接式大客车包线运营的西山水库——沙河口火车站的联营车5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由农民投资开办的市内公交线路。
1988年2月,联营公司共有69个社会单位、15个个体户的104台大客车参加营运。至1990年底,公司已共有参营车300辆,运营线路8条,线路长100.9公里;日客运量19万人次,客运收入860万元。创造了我市公交发展历史上的奇迹。
联营线路的开通,添补了我市市内的公交空白,尤其是方便了一些新建居民小区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明显缓解了市内的乘车难状况,使公交线网布局趋于合理。联营客运打破了公交客运市场独家经营的格局,改变了ZF投资包办公交,行业垄断的旧模式,开创国营、集体、个体多家经营公交客运的新格局。投资体制的变化,加之市ZF给予油价适当补贴、免征养路费和税收照顾优惠扶植政策,调动了社会力量办城市公交的积极性,同时联营公司也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吸收社会资金发展公交联营事业的新路。
几度分合,公交人变革中谋发展
1988年9月16日,大连市交通公司分为第一公共汽车公司、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和公共电车公司,均为经济独立、自主经营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划分之初,由于缺少经营经验,各公交公司均难免困难重重,但在公交人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多年摸索,至2006年7月,我市已发展成为共有城市公交企业10户,其中国有企业6户,包括大连市现代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大连市第一公共汽车公司、大连市第二公共汽车公司、大连市公共汽车联营公司、大连市明珠卡股份有限公司、大连交通广告有限公司;合资合作企业4户,包括大连市通恒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大连市通利公共交通有限公司、大连市冠忠交通有限公司、大连市港濠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进入本世纪后,由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公交企业无偿承担社会公益福利性支出,燃油和车辆维修等原材料费用大幅度涨价,票制票价长期维持不变,多家企业分散经营导致无序竞争,企业经营成本与经营收益长期处于倒挂的状态,这种公益性和营利性的矛盾日益加深,公交企业亏损严重,经营举步维艰,公交改革已势在必行。
2006年7月18日,市ZF正式宣布成立大连公交客运集团。新组建的公交集团包括原大连现代轨道公司、一汽公司、二汽公司、联营公司、公交IC卡公司、公交广告公司等6家国有公交企业,以及通利、通恒、港濠、冠忠等4家合资合作公交企业。组建后的集团公司为国有独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4亿元。集团现拥有固定资产46.5亿元、职工12721人、经营城市快轨、快速公交、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小公共汽车、旅游汽车和出租汽车客运等线路,是当前国内经营交通方式最全面的公交企业。集团现有115条公交线路的经营权,其中快轨线路1条,49.2公里;快速公交线路1条,14公里;旅游线路1条,30公里;有轨电车线路2条,23.4公里;无轨电车线路1条,7.5公里;公共汽车线路69条,808.6公里;小公共汽车线路26条,309.3公里,还负责经营瓦房店市的20条195.5公里的市郊公交线路。拥有各类公交车辆3650辆。其中,轻轨列车20列80辆;有轨电车61辆;无轨电车60辆;公共汽车2918辆;小公共汽车591辆。日均客运量241.7万人次,承担着我市95%以上的公交客运任务,是我市公交客运的主力军。
在改革重组过程中,集团公司不以减员增效为改革代价,坚持“整合重组增效益,改革创新求发展”的主导思想贯穿组建工作的始末,在国资委、交通局等有关委办局的大力指导下,公交集团克服困难、未雨绸缪,快速、平稳地完成了公交集团的组建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多领域突破,赢得良好开局。主要体现在:集团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优先发展公交政策得到落实、客运服务工作取得新成绩、公交线路优化调整稳步推进、公交票制改革全面完成、安全保卫工作态势良好、公交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物资集中采购成本下降、银行贷款整合基本完成、闲置资产盘活有所突破、重点工程建设任务按期完成。目前,公交战线职工精神振奋,人心思进,意志统一,和谐稳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集团组建后,工作进展之迅速,措施之有力,步调之一致,队伍之稳定,成绩之明显,充分展现了集团重组形成合力后所产生的巨大整体优势,充分体现出市ZF组建公交集团决策的正确性和全市万名公交职工“顾大局、识大体”的良好素质。企业改制不仅是实现资产的重组,也是思想观念的重组。集团的改制有效解决了公交发展面临的瓶颈和困难,扩大了经营规模和实力,提升了企业服务品牌,树立了公交新形象。
企业要发展,管理是关键。集团引进先进经营管理理念,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深入企业内部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建设和谐公交、效率公交。公交集团成立后,在继承大连公交优良传统基础上,吸收各类经营和管理理念、市场意识和资源优化配量管理意识,成本节约意识大为增强。
同时,大连公交集团还结合自身特色,推出热心、爱心、诚心、贴心的“四心”服务活动和“真情、真意、真心”真情服务活动,通过向社会公开十项服务承诺、在车内设置张贴安全提示、营运电话示意图、驾驶员规范操作“十要十不要”,公益宣传广告、车厢文明提示语等方式,客运服务闪光点不断涌现,打破了公交企业同质化服务竞争的局面,以更加人性化和有特色的服务树立提高品牌形象。
[ 本帖最后由 大连冠忠9036 于 2008-11-3 21:07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