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10时40分,一位乘客被查出冒用爱心卡 ,卡片随即被公交稽查人员罚没。
“这是我对象的爱心卡,怎么了?”7月24日在36路公交车上,一位身体健康的中年女乘客上车刷了一下爱心卡,然而当面对稽查人员的盘问时,这位女士却反驳道。24日,市公交集团稽查大队12个分队分别在13条线路上检查刷卡情况,半天的时间就查到了27起违规使用爱心卡的情况。记者获悉,近年来,违规使用爱心卡的人越来越多,竟占岛城爱心卡刷卡总数的20%以上。
“我用的是我对象的卡”
“现在乘公交时,感觉到爱心卡的提示音越来越频繁,有的明明都挺健康,但却明目张胆地打爱心卡。”76岁的杨大爷气愤地向记者抱怨道。
24日上午,市公交集团稽查大队安排12个小队分别跟随 13条线路,检查公交卡违规使用。记者跟随其中一小队来到位于榉林山下的36路总站。在始发站,乘客相对比较多,并且多为老年人。随着提示音,稽查员吴红向使用者提出要核实卡信息的请求。
公交车刚要驶出站时,一位50岁左右的女乘客戴着墨镜,手提着两袋子的菜刷爱心卡上车。“您好,让我看下您的爱心卡信息。”该女士停顿了一下,把卡递给了吴红。记者看到上面显示的照片和信息是一名男士。“这不是您的卡吧?”“这是我对象的,怎么了?”“根据规定,爱心卡仅限本人使用,您这张卡属于违规使用,我们要收回。我们给您开张单子,请您在10日之内到我们的办事处进行处理。”该女士接过单子并没说什么。
半天查了27起违规用爱心卡
吴红向记者表示,在他们的稽查工作中,像这样的乘客属于非常配合的了。“在以往的检查中,有拒绝我们稽查的,还有查到不上交卡的,甚至还有言语咒骂的……”市公交集团稽查大队苏磊大队长向记者介绍,在他们平日的抽查中,爱心卡使用的违规率在 20%以上,“这个数据还不包括违规使用老人卡和学生卡的。”
记者从公交集团获悉,24日8时至15时,稽查人员共对13条公交线路(1路、36路、368路、25路、217路、320路、33路、302路、307路、308路、367路、19路、15路)进行爱心卡检查,共检查62车次,爱心卡97人次,违规使用27人次,其中拒检17人次,查扣10个爱心卡,违规使用率为27.8%,这其中多为中年人。
乘客不配合执法遇尴尬
那么被收回的卡又如何处理呢?根据2012年9月12日开始执行的《青岛市残疾人免费乘坐市内公共汽(电)车管理办法》,若发现违规使用爱心卡,公交企业司乘人员和稽查人员有权没收,将相关信息及时反馈卡公司,卡公司一年内不予补办。持卡人需在 10个工作日内拿着公交集团开的单子到公交集团办理手续,一年后才能补办。
“不过还有两种情况比较普遍,一种是很多人都未在规定时间内去办理手续,等同于直接弃掉这张卡了。根据我们分析这些爱心卡不是偷来的就是捡来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一些人赶在10个工作日之前,跑到琴岛通中心去进行挂失补办卡,相当于捡个漏。”苏大队长说,在实际检查中,很少会碰见配合的乘客,让他们执法遇到了尴尬。
莫让“爱心卡”变了音
记者了解到,从今年三月份开始,青岛市重点优抚对象3月1日起可办理“爱心卡”免费乘公交,并且在7月23日也出台相关文件,公安部门因公负伤人士也享受办理爱心卡免费乘公交的权利。可以说,现在爱心卡的发放限制逐渐放宽,越来越多人能享受到政府的福利,然而本来只专属于弱势群体的优惠权利,却受到他人的“侵犯”,这不免让人觉得气愤与不公平。
市公交集团稽查大队苏磊大队长表示,当前并未有很好的方法来减少和杜绝这种“违规打卡”。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使得公交集团公司的利益受到了侵犯,另一方面,也暴露出了当前社会欠缺一种“诚信监督机制”。“爱心卡的出现本身是为了体现一种社会关怀,然而爱心显现的同时,另一种不和谐的声音却在给我们敲响警钟——个人自觉遵守相关制度规定才是和谐社会建成的前提。莫因贪小利让爱心卡三个字变了味儿。”苏大队长说。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